太極拳養生將會成為時代的潮流,近幾年,隨著科研的發展,太極拳在醫學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太極拳的養生功效非常顯著,每個招式都有養生作用,下面我們學習一下太極拳吧!
太極拳的一招一式皆養生
練太極拳要求心靜體松,脾氣暴躁的人練習太極拳可以使脾氣變得溫和,太極拳放松可以緩解精神壓力。
1、心靜、體松、柔化、人和
神經生理學和臨床醫學的研究表明,舒松愉悅的心境能使腦波α頻譜能量增大;而當處于α波優勢時則能促進腦內啡呔等神經介質的分泌,其結果將使心身更加和諧,培大抗御疾病和保持健康的能力。
相反,衰老、疾病、疲勞以及緊張、壓抑的心境會增大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致使α頻段腦波失去優勢,其結果將會加速哀老和增大患病機率。太極拳講究松靜、柔和、陰陽轉化。虛實分明,將身心置于安寧舒適狀態、身體放松、心曠神怡。
正確的練習太極拳起到健身鍛煉,其要害是松柔運動,是有氧運動,心理健康促成身體健康,大腦會產生一種持久的快樂。
即腦內嗎啡,其有效的物質即β-內啡呔,即進入α波狀態,我們已從長期堅持太極拳者測出腦電波中儀波(覺醒波)占明顯主導地位,主峰突出,α波頻率同步化、有序化,大腦機能進入良好的覺醒狀態,即“太極態”。
從現代醫學觀點,這種狀態將極大地調節、增強人體內臟功能及免疫功能,中和活性氧毒素,促成生長荷爾蒙、增強肌肉,消除脂肪、增進心身健康的生理作用。
太極拳注重集體鍛煉,避免老年孤獨、互相溝通與愛護,促使精神更充實,心情更愉快,身體更鍵康,而且此種良性循環的不斷積累,能使一些重癥病人病情減輕,能使緊張情緒和生理無序狀態消除。
體內代謝各種激素,便會大量分泌,血流量增多,新陳代謝的滲透更旺盛,皮膚更加有彈性、紅潤和光澤。
2、開發右腦,產生β-內啡呔,保持生命活力
近年來,右腦功能的研究有力匡正了左腦優勢的傳統觀念,開發右腦發展形象思維,不但已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而且也開始受到老年學研究的關注,并己意識到,經常使用右腦的人地較長壽。
太極拳的練功、反復出現的形象教育訓練,腦子里描繪著有條不紊地判斷處理的全過程。開發右腦產生β-內啡呔的荷爾蒙。可以說,決定腦細胞生死存亡的是腦內嗎啡,“征服腦內嗎啡的人就能征服人生”此譽并不為過。
太極拳輕柔圓勻的運動,突出意識引導,追求“虛、無、空”意境,長時間地一邊保持正常舒暢的呼吸-腹式呼吸,會促進前列腺素的分泌,并使血濃倔環加強,使人體副交感神經處于良好狀態,一邊輕松愉快地運動、氧氣充足,脂肪不斷消耗、炎癥消除。
太極拳運動中運作肌肉里肌緊張纖維,豐富的血液大量流進骨頭,防止骨頭衰老,防止骨質疏松、NK細胞(Natural Killer) 是的抗癌細胞,腦內嗎啡接觸這種細胞,使其變得年輕而具有活力,“返老還童”,提高身體免疲力,防止老化,產生自然治愈力。
太極拳的好處
1.“盲練”可以更好的練“意”
太極拳是內功拳的一種,也可以說是“意拳”。而內功拳首在練意。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是用意念引導穴位的沖合來完成的。
“太極拳正確的身法是用意識貫注而養成的”。“虛實轉換全為意動”“太極拳各種勁法皆由意念活動而產生”“太極拳技擊中的以意化勁”。
由此可以看出“意”的重要性。但是,在太極拳習練中,我們常常因為周圍環境變化時產生注意轉移而使自己“意斷”。
盲練,沒有了花紅柳綠、樓亭水榭的影響,沒有了飛鳥、行人等變化因素的刺激,人的大腦清凈、空靈,可以專注的想太極拳的動作要領、“以氣運力”的路線、身體的感受。這樣可以使太極拳功力盡快上身。
2.“盲練”可以有效提高平衡能力
一個人的平衡能力既是打好太極拳的基礎,也是推手、技擊的重要素質。同時平衡能力也是太極拳盤架子時鍛煉的重要素質之一。可謂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