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中國武術,已經聞名世界。練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太極養生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不僅有很多中國人喜歡,還有很多外國人也為之著迷,下面我們隨著太極拳練習一下吧!
太極養生防護膝蓋傷病
太極拳能修身養性,但是在練習中也要預防膝蓋損傷問題,太極拳的動作柔和、節奏舒緩,人人可練。
正因為有動作不劇烈、不容易受傷的特點,太極拳運動更多地受到廣大中老年朋友的喜愛。
但這個看似柔和舒緩的運動,習練時也要講求科學性,如果練得不得法也會造成傷痛。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介紹,膝蓋的病痛是習練太極拳者較為常見的現象,這與這項運動長時間處于半蹲姿態、負荷過重有關。
因此,要提醒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練習太極拳也要講求科學,有些愛好者練習起來就是幾個小時,把自己會的套路全部演練一遍,結果造成膝蓋疼。
大眾健身不是競技體育,其實不必“更高、更快、更強”,要注意掌握科學訓練的要領,而這又是傳統武術師徒傳授方式常有的不足。
要避免太極拳訓練中的膝蓋傷病,一是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健身規律,運動量要慢慢增加;二是要掌握正確的太極技術動作,比如蹲的姿勢、膝蓋前傾的位置一定不能超過腳尖。
只要太極鍛煉之后心跳不狂、有神清氣爽的舒服感時,那就是達到了目的。如果感到累就要適可而止,或者在套路換項之間增加休息時間。在傳統的太極拳習練中,缺乏科學的監控手段,然而常用的脈搏與血壓測試,就是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練習太極拳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練習中感覺到熱了或者累的時候,就休息一下,每次練習不要超過一小時。
練太極拳如何避免膝蓋受傷
一、勿弓過
主要是指屈膝程度不要太過。膝關節本來是做屈伸運動的關節,但在太極拳這種特殊運動形式中,若屈的太過,必遭傷害。
做弓步時,前弓步的膝尖應落在腳面以內,小腿好不要越過與地面的垂直線。許多老一輩拳家都十分強調這一點。
太極拳運動時,一般是一腿承擔體重一腿運動,若膝關節屈曲太過,形成死角,加之強壓,長期如此就會引發病變。因此初學者要特別注意,不要讓此類情況出現。
如何才能屈曲不過呢?關鍵是松腰減臀,尾閭中正,上體豎直,這就是拳論上說的立身中正。
二、勿扭擰
主要是在轉身時負重扭轉不要過度,腳尖與膝尖不要形成夾角,要始終保持在一個方向上。
三、勿滯勁
行架過程中多是一腿負重,膝關節既要承受自身體重的壓力,還要承受運使勁力的沖擊。所以在主觀上減輕膝關節的“壓力”是十分必要的。
四、勿叉勁
凡向前走勁時,用勁的方向必須與腳尖、膝尖平行,三者不可出現夾角。勁力分叉,不但形成勁力的自耗,而且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