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已經成為世界健康問題,而太極拳卻是亞健康的克星。亞健康表現有很多,世界上有90%的人都有其中的一些癥狀,但是很少有人注重亞健康調理,下面我們隨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太極拳是亞健康的真正克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抵制亞健康的好辦法就是習練中國的太極拳,練習太極拳能夠提高精神境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目前,世界上已有一億兩千萬人從事太極運動,這種古老的健身與技擊并重的武術健身項目,在世界得到了空前的普及。
練習太極拳時,要求靜心用意,以意識引導動作;呼吸要平穩、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緩慢;身體放松,不偏不倚;同時以腰為軸,上下相隨,周身形成一個整體。
練習太極拳能抵制不良嗜好,練太極拳要求心靜體松,可以讓人們回歸自然,讓人們生活的越有精神。
動作與呼吸有機配合,動作之間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平衡穩定。通過“靜中求動”,達到“靜中有動”,身體處于相對靜止之中,要求意氣周流,呈外靜內動之象。
堅持太極拳鍛煉,有助于改善神經系統的抑制過程,消除病灶反饋性影響,增強心肺功能,擴大肺活量,提高氣體交換能力,對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以及骨關節系統大又裨益。
即可以起到活經通絡,和順氣血,舒筋壯骨的療效,又能夠達到祛疲解倦的自身修復的目的,可謂現代人“亞健康”的真正克星。
太極拳是我國傳統的修身養性運動,注重內外兼修,是一種科學的健身運動,其有豐富的保健機理和文化內涵。
它不僅能改善四肢與內臟器官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調節作用,避免機體的功能障礙﹑推遲機體衰老達到健身保健的作用。
因此,從醫學觀點看,太極拳對中老年人是“延年益壽不老春”的保健體操;對慢性疾病的患者又是抵抗疾病﹑恢復健康的重要手段。
所以,在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應該將太極拳作為重點項目進一步推廣和普及,以推進我國全民健身工程的順利開展。
練太極拳靜的好處
1、思想人靜
心靜才能體松,體松也才便于心靜。兩者互為其根,互相作用,相輔相成,是辯證關系。如果練拳時邊練邊說話,不僅會使動作紊亂,內氣外散(“內練一口氣”),而且身體也很難放松,既達不到養生目的,也不利于技擊。
因此,練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項準備,從預備式開始,就要屏棄一切雜念,物我兩忘,將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練的套路上,鎮定、沉著,專心致志,靜心演練。
2、用意識引導行動,這是太極拳的運行法則
拳論說:“意氣君來骨肉臣”、“用意不用力”。意是一身的統綱。前輩講:“沒有意,只有形,就是體操。”
因此,行拳中一切動作都應由意念支配,以意領先,以意行氣,以氣運身,這樣,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韌帶才可得到徹底放松和舒展。
3、順應陰陽,順應自然規律,陰陽相和
一切動作都應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動”,而非故意做作。動靜相兼,虛實結合,曲直互用,蓄發互孕,剛柔相濟。每個動作都應在規律的架構內活動,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超越其界限。
要掌握好分寸,適可而止,不能隨心所欲或反序亂序,務使動作平常自然,輕松愉快,圓潤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