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對養生要求越來越高,太極養生問世后,深受人們喜愛。太極拳的特點剛柔相濟,陰陽變化,男女老少皆宜,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教學學習一下吧!
太極拳養生的四種功法
太極養生是新時代發展的趨勢,太極養生功效具有科學依據,堅持練太極拳的人可以調和氣血,保持容顏不老。
一是“發之于心”
拳由心生,一切動作都源于心,心要“靜”,由“靜”生“動”,是自然的動。心如果不靜,意就不專,亂七八糟,動作效果就打折扣。太極拳是心象的外化,拳法與人的修煉行同提高。練到一定層次,拳如其人,人也從練拳中獲得心性的提高。
二是“達之于神”
練的效果是鼓蕩起神氣,神氣充足,精神一充足,人體就圓活自然了,就像皮球,運轉起來阻力就小。在拳論中說就是“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慮”,內固了精神,才能外示安逸。隨著練拳的深入,精神也愈加飽滿,境界也愈加高遠。
太極拳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練習太極拳不僅能強身健體,對你的人生發展也有巨大的積極影響。
三是“行之于意”
意無涯,只有拳意相通,才能做到無障礙穿行在自由空間中,練拳成了一種翱翔。怎么做到流暢地運行?是運意,你感覺不到動作的阻力,用意不用力。用意導氣,意氣相生,動作相隨,動作是輔助的作用。
四是“想之于念”
念的是什么?是要領,每招每式符合規律,不能有散漫懈怠。隨時檢查內外要領是否走樣了,隨時調整。不動則已,動即是法。到了高級境界,法就是自然四功是一體的,互相符合。練習時間長了就形成定勢了。
太極拳的養生功效
一、要有數年純功
太極拳的修煉,注重基本功的掌握,只有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累積到基本的功底。
修煉太極拳貴在堅持,想要達到太極拳的上層境界,就要先練好扎實的基本功,這樣才能快速提高境界。
“一遍不忘兩遍熟,三遍四遍長功夫”,說的是一次練習之功。一遍兩遍叫保健拳,練三遍四遍叫功夫拳。如此晨昏無間,逐日練習,持之以恒,堅持數年,才能得到功夫的積累。
但也不是說一年到頭都得如此,六天鍛練比七天效果更好。閑時多練,練透,宜以三個月為一季;忙時少練,但不可不練,也以一月為限。
所以說,學習太極拳要注意時間的安排和分配。
休息要充分,身心適時調劑,則事半功倍。武功要練的內容很多,不能同時都練,應有計劃分段學練。如先擇其三兩個功法或招式技法練習五、六個月,練透功夫上身了,再學幾個新動作再練幾個月,這樣經過幾年積累就差不多了。
二、要循序漸進,沒有速成之途
基拳、劍、刀、槍、推手未經一載皆已學全,忽略而成,雖然可以依樣畫葫蘆,而實際未得此中三味。尤其太極拳,同樣一個套路,同樣一個動作,不同的學練年限就有不同深度領悟。
運動量和強度訓練,也是逐步增加,不是一蹴而成。比如抖桿,開始時左、右手各抖20下,稍歇,再各抖20下,抖到100下為一個節,晨昏各抖一節,合計200下。
如此節奏,練到一天抖1000下時,堅持相當一段時日,由量變到質變,功夫會得到穩定積累增長,且不易傷氣力。日后保持經常和適度的練習,使功夫不散即可。
太極拳的練習需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經常性的練習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對于中老年則以練拳架、推手、功法為主,姿勢高低大小、運動量都要適度,方能起到練功與養生結合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