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養生已經成為時代的潮流,太極拳運動簡單易學,任何人群都適宜。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常練太極拳能達到祛病延年的作用,學習太極拳了解一下,練太極拳放松的好處。
太極養生放松的五大好處
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同時生活節奏也在加快,我們的身體承受能力在下降,有的人都換上了神經衰弱,練太極拳放松能幫助你全部搞定。
1.有助于消除疲勞,特別是大腦可以得到凈化和調整,思維清晰。同時,四肢百骸普遍受到良性功能刺激,各系統器官功能協調、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平衡,大大增強免疫力。
2.有利于氣血經絡暢通,達到舒筋活血,促進新陳代謝,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氣滯血糖等副作用。
練太極拳能疏通經絡,提高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能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疾病,是養生的好運動。
3.有利于動作轉換的輕靈、協調,否則,就顯得僵硬、笨拙。
4.便于內氣下沉,上虛下實。既有利于身體穩固,又有利于發力扎實,因此,也可以說,不會放松,發力就不會有力。
5.有利于追求柔軟,積柔成剛。只有松柔,才可生剛;沒有松柔,就沒有剛勁。同時,也可把練拳的過程作為品味太極拳深刻內涵的過程,加深對拳理拳法的理解。
太極拳是一項全身運動,練習太極拳能提高身體免疫力,老年人練太極拳預防骨質疏松,提高身體的穩定性。
怎樣才能做到全身放松
1、思想人靜
心靜才能體松,體松也才便于心靜。兩者互為其根,互相作用,相輔相成,是辯證關系。如果練拳時邊練邊說話,不僅會使動作紊亂,內氣外散(“內練一口氣”),而且身體也很難放松,既達不到養生目的,也不利于技擊。
因此,練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項準備,從預備式開始,就要屏棄一切雜念,物我兩忘,將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練的套路上,鎮定、沉著,專心致志,靜心演練。
2、用意識引導行動,這是太極拳的運行法則
拳論說:“意氣君來骨肉臣”、“用意不用力”。意是一身的統綱。前輩講:“沒有意,只有形,就是體操。”
因此,行拳中一切動作都應由意念支配,以意領先,以意行氣,以氣運身,這樣,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韌帶才可得到徹底放松和舒展。
3、順應陰陽,順應自然規律,陰陽相和
一切動作都應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動”,而非故意做作。動靜相兼,虛實結合,曲直互用,蓄發互孕,剛柔相濟。每個動作都應在規律的架構內活動,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超越其界限。
要掌握好分寸,適可而止,不能隨心所欲或反序亂序,務使動作平常自然,輕松愉快,圓潤和諧。
4、“慢中求功”,這是太極拳與其他拳種的一個重要區別
演練時一定要以緩慢的速度進行,不急不躁,沒有對快速、猛烈的追求,不僅不以"速度取勝",而且還應"以慢制快",只有這樣,才容易便身心放松,沒有緊張的心理和情緒;才能不用僵力、拙勁、犟勁,使肢體像春風楊柳一樣,綿綿不斷地向前行進。
5、適量運動,做到科學合理,安全實效,不要負重鍛煉
如果運動過量,身體不僅不會感到輕松,反而容易造成不應有的損傷。要因人制宜,量力而行,把握好運動量。初學者要由簡而繁,由易而難,循序漸進,不可貪多求快,急于求成。
老年人和體質較差的對高難度動作不要強求,不要與年輕人攀比,這樣,才能有益于身心,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