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太極拳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人學習太極拳急于求成,往往是傷身又傷元氣。正確練習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太極拳的特點是剛柔相濟,隨著48式太極拳了解一下太極拳的學習階段。
修煉48式太極拳的層次性
學習太極拳可分為階段性,能夠熟悉每個階段的學習要領,將每個階段串聯起來,就能學到太極真功夫。
太極拳功夫層次,目前尚無統一說法。拳論云:“招熟、懂勁、神明。”孫祿堂先生分爲“水下、水中、水上”三層。吳圖南先生把功夫定爲“全身透空”,乃楊少侯先生之淩空勁是也。
太極拳功夫一般分爲三層,即下乘招熟,拆招破勢承轉自如,剛柔可分,柔化剛打,或先柔或先剛。
太極功夫始于足下,想要達到太極拳的上層境界,就要有扎實的基本功,特別是太極樁功、太極呼吸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乘懂勁,知己亦知彼,能聽出對方勁之斷續、虛實,來龍去脈,摸出形之凹凸、重心之變化,一般爲太極態,陰陽交融,亦松亦緊,剛柔相濟,化即打,打即化,化打合一。
上乘神明,爲無極態,全身透空、虛無,無剛柔,無化打,沾身便彈,出手便摧,無力可擋。
48式太極拳訓練大體有五個階段
初級階段:呼吸促不能隨
軀硬肢僵力拙,平衡難控,協調不順。重點是熟悉要領,熟招記勢。
初學太極拳呼吸很重要,很多人學習太極拳重視擺拳架,而忽視內在修煉,導致呼吸急促,練太極拳要內外兼修。
第二階段:爲人陰柔化期
呼吸平和自然,已人腹式呼吸,體松肢柔,協調平衡可控,動勢仍不穩定,拳無力,是謂脫胎換骨。
第三階段:爲平衡陰陽期
呼吸順拳,心態平和,有剛有柔,外柔內剛,勁由內發,出拳有力,勁力充足,平衡協調自控,身備“五弓”,上下相隨,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內勁強,是謂強筋健骨。
第四階段:陰陽相濟
呼吸暢達,無形無意,身自協調平衡,步隨身換,動亦靜,靜亦動,化即打,打即化,內氣強,是謂太極態。
第五階段:煉神還虛
呼吸綿綿,全身透空,虛無己身,天人合一,形似隨風而飄,無剛無柔,無化無打,勁力淩空,是謂無極態。
練太極拳的環境要求
練習太極拳對環境也有一定的要求,初學者做不到心靜,因此應在環境較為清靜的地方練習,等熟練后,對環境的要求也可以降低。
陽光和空氣一般在陽光斜射時練習較好。在夏季,體弱者更應避免在直射光線下練習。空氣越新鮮越好。空氣污濁,多含二氧化碳、煙灰、塵埃、細菌等物,吸入肺內是不利健康的。霧天練拳要避開空氣污染的地段。
地勢在練習太極拳時要選擇松軟、平整一些的場地,如草地、塑膠場地、泥土地等,如果在較硬的場地上鍛煉,就一定要穿柔底的鞋,減緩地面對腳、踝、膝等關節的撞擊力。
初學者和體弱有病者好在平坦寬敞的地方練拳,以便立穩。熟練后地面不平坦也可以練習,這對腳的適應力還有好處。
此外,環境幽靜容易做到精神集中、情緒鎮定。這對初學者尤為重要,因為初學者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