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體每時每刻都在呼吸,但是呼吸和氣有何關系呢?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通過練習太極拳的呼吸能促進血液循環,太極拳的特點柔和緩慢,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太極拳氣與呼吸的關系
談起氣,我們都知道氣分陰陽,自然界的萬物都有其根靈,人也不例外,下面我們研究下太極拳中的氣和呼吸的關系。
在陰陽二氣中,陽為陰的靈根,陰陽處一個統一體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離。陰陽平衡這是養生的原則。在這個原則中,陽為主導,為本源,為根本。
太極拳習練中,是通過外攝之氣,來保證行拳中對氧的需求。如何才能獲得習練中的大“有氧化”?這就關系到是何種呼吸的方式。
太極拳的呼吸方式主要是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修煉太極拳對我們的氣血有調節作用。
我們說太極拳習練中,首先是變日常胸腔呼吸而為腹式呼吸。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從開始直立行走逐漸形成了以胸腔呼吸為主的呼吸方式,這種呼吸方式使肺部的呼吸功能得不到充分運用。
胸式呼吸,主要是全肺上五分之一部分參與呼吸運動與換氣,而約占全肺的五分之四中下部肺組織,長期得不到充分利用,極大地限制了人體氧氣的吸入量。
不能充分滿足大腦等重要器官對氧的需求,因而影響了應享有的壽命(當然要除去心理、飲食、營養、環境及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
太極拳的腹式呼吸是有意識的加大腹肌運動,激發腹肌經絡,使呼吸下沉到丹田之處。
使人體下肢上行經由小腹的九條經脈(它們分別是兩側對稱的腎經、胃經、脾經、肝經和中央的任脈),隨腹肌的起伏而受到激發活化,這種激發活化有力地加強了氣血的運行。
加之太極拳上、中、下盤的運動,特別重視和強調下盤(腰以下丹田至下肢)的運動,而下盤中的雙腳又有人體第二心臟的比喻,故通過加強下盤及雙腿的運動,不但加快血液循環和氣血的運行。
使先天之氣和后天之氣都得到加強,同時更增加了深、長、細、勻呼吸的深度,加大肺的通氣量,并大限度地增加了氧氣的供應,使習拳者在富氧狀態下肌體更加充滿了活九促使體內二氧化碳加快了排除,使人體各個系統處于更加穩定平衡的狀態。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太極拳下盤運動中,相對來講對氧的消耗和需求較大,而正是腹式呼吸攝氧量的提高,才更加保證了這一運動的需要。
從另一角度講,下盤雙腿的運動中,必然通過神經反射作用,引起上肢、軀干和全身的運動,又由于腿部肌肉的發達,兩腿運動時,肌肉的收縮更有利于將遠端下肢的血液向組織灌注。
這就加快了血液循環和體內新陳代謝,并促使體內有害、有毒的代謝物,隨太極拳運動中深層沁出的汗水和呼出之氣而得到快速清掃,從而使臟腑的功能達到一種新的平衡。這種平衡,可使身體長期處于健康的狀態。
太極拳養生的好處
一、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神經系統是人體的“司令部”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它的支配下進行的。神經系統是有機體內能夠感受刺激,產生和傳導興奮,控制和調節各種生命活動并起主導作用的人體組成部分。
神經系統在控制和調節機體的活動中,首先是借助各種感受器,接受人體內外環境的各種刺激信息。
太極拳的養生好處將是新時代人們的標志,無論男女老少通過練習太極拳都能達到不同程度的養生效果。
經周圍神經傳到腦和脊髓,通過腦和脊髓各級中樞的整和作用,再經周圍神經傳導到各效應器,控制和調節人體各系統進行的活動。
可見神經系統的功能是使人體各系統形成一個對立統一的整體;使人體各系統與外界保持相對平衡,否則人體機能下降或發生病變,甚至危及生命。
太極拳運動要求體松、心靜和意識主導,可以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機制的轉換。
習練太極拳時可使大腦皮層運動區域的活動處于興奮狀態,使大腦皮層的其它區域因負誘導作用而處于抑制狀態,所以人們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之余習練太極拳可以變換大腦皮層的興奮區域,從而使大腦得到較好的調節和休息。
同時亦可以降低疾病在大腦皮層引起的病理興奮,有助于被疾病病理興奮所抑制或衰退的功能得到興奮,使病狀逐漸減輕或消失,從而達到較好的健身、祛病的功效。
二、對運動系統的影響
運動系統是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等部分組成。骨是運動杠桿,骨連結起到樞紐作用,骨骼肌是運動的動力部分,三者聯系密切。
其主要功能是使人體在空間移動,使人體各部分相互關系發生變動,維持身體各部分以及整體的位置與姿勢。
其次還支撐著我們的體重,保證了人體的基本外形,對我們的腦髓和內臟器官進行了很好的保護,維持他們的正常活動,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行。
太極拳特別強調以內中軸引動腰脊(外中軸),依次帶動關節,使人體內外進行輕松、慢、圓的整體性武術運動。
這樣必然會對人體各系統特別使對腰和四肢都得到及其良好的刺激,增強其柔韌性、協調性和力量,將人體筋骨肌肉連的又有彈性又有力量,加強了關節和骨骼的固定性和平穩性,從而保證了關節和骨骼的正常活動。
另外還將人體皮膚練的又松柔又細嫩,又光滑又紅嫩,又有彈性又有韌性,又協調又自然,從而增強皮膚保護機體,感覺靈敏,調節體溫和水鹽平衡,毛細血管和毛孔暢通,分泌、排泄、濕潤皮膚等能力。
太極拳纏繞螺旋的運動方式產生合理的生理負荷,使骨骼、關節、肌肉得到系統全面的鍛煉,如骨密質增厚,骨徑變粗,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整齊規律。
這些變化會增強骨的新陳代謝,在形態結構上產生良好效果。雖著形態結構的變化,骨變得更加堅固,從而提高了抗折、抗壓、抗扭轉等性能。
在太極拳練習中應配合樁功、靜功練習,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