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在慢練中不斷提高太極境界。如何把太極拳練到無極境界呢?小編今天教您幾招,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跟著太極拳教學練習必能提高太極境界,下面我們先看一下太極拳吧!
如何把太極拳練到無極境界
一、要想虛靜空靈,心先虛靜
太極功夫始于足下,想要提高太極境界,首先要下盤穩定,只有這樣上身施展才能圓潤大方。
太極拳功夫的提高取決于虛靜功夫的深入。陳鑫論述:“心中一切無所著,一念無所思。”他說的“心中一物無所著”,就是不在心中存放任何東西,心不執著于任何事情,因為有了任何的執著都可能會失去平靜的心。
虛靜,首先是心能虛靜。心為一身之主宰,心能靜則全體皆靜,心能虛則周身皆虛,五官百骸皆從心也。身心虛靜則神能安寧。神寧則念有所止,氣有所歸,一念無思,一物無有,周身內外一片空靈,中氣存于中。
初學太極拳都要求慢練,因為在慢練中可體會太極拳的精髓所在,也正是因為慢才能提高太極境界。
太極拳既是動中求靜,亦是靜中有動,靜待其動。靜待其動一是在行拳時,一勢既完時靜待下一勢的“勢”動,即動而復靜,靜中有預動之勢,內氣若能運到十分充足則下勢之機自然躍躍欲動。
二是在推手較技時的靜待“彼”動,即舍己從人,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三是實戰時,若能身心虛靜,則精神內固,氣不散亂,神氣合一,意在人先,人不知我,而我獨知人,以靜制動,后發先至。
二、要想虛靜空靈就要意守丹田后撐命門
太極重命門,氣功重丹田。練太極拳要時刻注意發揮命門穴的樞紐作用,命門穴是全身重心之所在,執中達四旁,勁貫脊中,力由脊發,命門穴為原動力之源泉,知命門方可知太極了。
每位習武者都非常重視丹田,因為丹田是人體力量的集合地,通過練習氣沉丹田,可以提高身體的平衡性。
三、要虛靜空靈就要讓氣團旋轉
要虛靜空靈就要讓氣團旋轉,讓氣團旋轉,就要暢通經絡,要暢通經絡,就要打通大小周天。
通過不斷提高太極拳運動水平,氣撐后命門才能打通大小周天,疏通經絡,使體內之氣隨心所欲的運行于全身或蓄聚到任何一個部位,靈活無滯,強化內勁,修身養性。
提到氣團旋轉,就是說讓手臂帶領身體內氣旋轉,而在體外感覺有一個更大的氣團也在旋轉,好像將沙石樹葉都驟了起來。這要求行拳走架時,動作要舒展,抱球要大,有氣貫山河的虛靜空靈感。
而太極起勢和收勢時,要體現內氣的小周天運行。太極行拳走架時,要體現內氣的大周天運行,意領氣隨,氣走經絡,貫通周身。
提到小周天,是指按人體子午線,即前南后北,前任脈后督脈,兩脈所構成的環狀脈線。先通過太極拳的練習,氣沉丹田,讓小腹膨脹。再進行“行氣”。氣在體前下降,過會陰,氣在身后上升,后依次沖過尾閭、夾脊、玉枕三關,復歸丹田,正好一周。
太極拳的運動規律
第一,逢轉必沉
向左轉沉左胯,向右轉沉右胯,邊沉邊轉邊外撐,要貫穿始終。
第二,逢沉必領
只要是沉,必有上下的對拉拔長,上下有了,前后開,前后有了左右找,自己的身體始終是個圓球,走的也是由內而外的撐勁。所以有沉,就有領,領起來再找前后和左右。沒有領,找到左右也沒用。
眾所周知,練習太極拳要求放松,但是在松的同時我們還要學會沉,太過于放松就失去了練拳的意義。
第三,逢起必落
兩腿在虛實轉換中,一條腿起,另一條腿必落,不是腳的起落,而是胯的感覺。怎么找,就是要端平兩胯。
比如云手,一條腿起的時候,領一條腿的胯根要下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身高沒有起伏,身高不起伏,胯才能守住,不然起落之間容易漂浮。逢起必落就是在起落之間找平衡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