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常練太極拳能達到祛病延年的作用。太極拳教學時對每個動作嚴格要求,因為錯誤的太極姿勢會傷害到關節,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練太極拳調氣血、治百病
太極拳是我國古人智慧的結晶,是當代人養生的好運動。長期練習太極拳能防治百病,能幫助你長命百歲。
無論中醫學還是太極拳,其防病治病、養生保健,后都要落實在臟腑功能上。中醫學中的臟腑經絡學說是其核心部分,因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五臟六腑之間各有專司,又互相依存,相互制約、相互協調。
而且在五臟與形體外竅之間,五臟與情志活動之間都有密切的聯系。所以五臟之健康與臟腑之間生理功能的平衡協調,是維持人體內外環境相對恒定的關鍵所在。
太極拳的用意不用力能緩解大腦壓力,有助于睡眠,睡眠不好的人在睡前練習太極拳,能改善夜間失眠、多夢等癥狀。
同時保持良好的情志狀態又能穩定五臟六腑的正常活動。太極拳運動即利用動作導引、調息吐納、神意鍛煉等,對臟腑功能正常、內外關系協調來進行保健防病的。
中醫學認為心主血脈、主神志,心血運行不暢、心血虧虛都可以影響心臟的功能。而太極拳講以意導體、以體導氣、氣隨意走,進而推動血液運行,也就是做到拳論中提到的“氣遍周身不少滯”,另一方面靜心養氣,有利于心血的濡養和心神的安寧。
據近代人研究,在練習太極拳時,圓活舒展的動作,全身肌肉有節奏的收縮弛張,使毛細血管反射性擴張使血液流暢,靜脈回流增加,從而加速了血液循環,減輕了心臟負擔,對人體和心臟都起到了保健作用。
練太極拳能疏通經絡,患有高血壓的人,可以通過練習太極拳降血壓,有效防治了高血壓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練習太極拳的好處
一.太極拳的修身作用
習練太極不僅強身健體,更有修身養性的作用。“學藝先學禮,習武先習德”,習武者必須武德修養、武德高尚、武風正派、武禮謙和、武技精湛。練習太極的同進也接觸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如《黃帝內經》道家學說。
二、太極拳的健身作用
太極拳可以修身養性,動作舒展大方、緩慢柔和、剛柔相濟,以意念引導動作,符合人體的生理保健要求,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還能對人的心情進行調節。
在神意和心情上平靜、自然,神舒體松,有益于身體康健。太極拳的特點和其他運動的區別就是身體放松、心靜,身心完全沉浸在運動中,使大腦和身體、心理得到安靜和平衡。
消除頭腦的緊張、憂愁、恐懼,擺脫病態心理,可以對人們身心進行調節,使心情愉快、心情平靜,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健康長壽。
三、太極拳的防身作用
太極拳可以防身,以柔化為主的太極拳,遇到對方用力打來時,不是本能地見招打招的立即還手抵抗,而是先化后打。先要造成我順人背的形勢,然后乘機追擊,用力不多即可取勝。這就是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要使身體由難受變為舒服,身有不得機不得勢處,必須于腰腿求之。推手時以意探、以勁問,再聽虛實。辨別出對方的虛實變化。要以實擊虛,隨機應變。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在對方尚未攻擊之前,應以靜待動,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我先動。
太極健身注意幾點
太極健身源遠流長,那么太極健身需要注意的幾點不可不知,太極健身要注意方法否則會傷到自己,太極拳動作柔和,節奏舒緩,不易受傷,因此受到廣大中老年人的喜愛。但看似柔和舒緩的運動,習練時更要講求科學性,如果練得不得法,就會造成傷痛。
膝蓋出現癥狀,是平時打太極拳者較為常見的現象,這與這項運動長時間處于半蹲姿態、負荷過重有密切關聯。
要避免太極拳訓練中的膝蓋傷病,必須掌握幾條原則:一是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健身規律,運動量適宜慢慢增加;二是要掌握正確的太極技術動作,比如蹲的姿勢,膝蓋前傾的位置一定不能超過腳尖。
三是鍛煉之后,心跳不存在過于激烈,有神清氣爽的舒適感,那就是達到了理想的目的。
太極拳的運動不為激烈,但如果感到累就要適可而止,或者在套路換項之間,增加適當的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