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但是近幾年也有科研發現,練習太極拳能達到強腰固腎的作用。太極拳的特點是柔和緩慢,對各器臟均有好處,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從中醫角度看太極拳補腎功效
太極拳的補腎功效非常驚人,原本冬季特別怕冷的人,通過練習太極拳不再害怕寒冷,因為太極拳補了腎。
太極拳是一種意,氣,形密切結合的運動,以意導氣,以氣導力,融匯武術、內丹于一體,是“內外合一”的內功拳。太極拳重意,使神氣內斂而不外發,精氣內斂而不外散。
精神專注,排除雜念,將神收斂于內,而不被他事分神。精神寧靜、樂觀,則百脈通暢,氣機自旺。太極拳調氣機,以養周身。
經常練習太極拳的好處非常多,女性練習太極拳補腎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女性腎虛會導致宮寒,長期這樣,容易導致不孕。
太極拳以呼吸協同動作,氣沉丹田,以激發內氣營運于身。肺主氣司呼吸;腎主納氣,為元氣之根基。肺、腎協同,則呼吸細、勻、長、緩。這種腹式呼吸不僅可增強和改善肺的通氣功能,而且可益腎而固護元氣。
丹田氣充,則鼓蕩內氣周流全身,臟腑、皮肉皆得其養。太極拳動形體,以行氣血。太極拳以意領氣,以氣運身,內氣發于丹田,以丹田為核心,通過旋腰轉脊的動作帶動全身。
氣機周流全身之后,氣復歸于丹田,故周身肌肉、筋骨,關節、四肢百骸均得到鍛煉。
太極拳的呼吸方式是腹式呼吸,通過腹式呼吸能加快血液循環,有利于血管的疏通,降低血管爆裂的機率。
具有活動筋骨,疏通脈絡,行氣活血營養臟腑的功效。由于太極拳將意、氣、形結合成一體,使人身的精神、氣血、臟腑、筋骨均得到濡養和鍛煉,達到“陰平陽秘”的平衡狀態,所以能起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作用,保證人體健康長壽。
練太極拳對各系統的作用
心臟血管系統
血液循環是由心臟收縮,將血液擠壓至組織血管,再流回心臟。如果組織血管很通暢;心臟收縮的作功不必太大,就可以將血液擠壓到各組織。
反之,如果組織血管有堵塞或變窄,心臟收縮的作功就必須加大,以維持正常的血流。一般的拳術運動,多半是將肌肉緊繃,成等長收縮,組織血管被壓扁,阻力增大,而且運動中,血流量增加,心臟收縮的作功更形增加。
太極拳則不然,輕靈松軟,肌肉成自然放松狀態,血管通暢性更好,運動時,心臟反而作功減少。夏威夷大學的臨床研究,顯示太極拳是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好的治療性運動。所以說,學習太極拳是非常棒的選擇。
呼吸系統
太極拳的呼吸強調是細、慢、深、長。這與臨床上,我們教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的呼吸訓練方法不謀而合。
緩慢而細長的呼吸,可以訓練橫膈肌,增加對于疲乏的耐受力。另外有二篇文章顯示,長年打太極拳,會減少呼吸的生理死腔,增加呼吸效應。這個現象可能是因為打拳時,身體上下運動,肺部血流均勻,氣體交換的效應性增加。
然而,肺部并不只是氣體交換的器官,也是很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因此血流分布均勻,生理死腔減少,不但有助于呼吸的有效性,對于身體的新陳代謝,也含有一定的助益。所以說,對于慢性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太極拳是一種很好的復健運動。
骨胳肌肉系統
太極拳的動作,講求的是尾閭中正,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松胯,膝不過腳尖,重心落在涌泉,重點就是不使任一脊椎椎骨或四肢關節負荷重力,以免關節慢性受傷。
而且,太極拳強調一動無有不動,全身性協調的運動,上下前后,左旋右轉,每日持續性的舒展筋骨,緩和均勻的運動,對于骨胳肌肉的保健,有很大的功效。
有文章就強調太極拳對于慢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很好的復健功效。對于老年人,也有助于平衡感的訓練,而加強在日常生活上,動作的協調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