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武之人都知道,練習武術不僅要有拳術,重要的是心法,練好心法才能練好拳。太極拳的特點剛柔相濟,練習太極拳的好處是調節身體平衡,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何謂心法
太極拳雖然是養生拳,但是太極拳也是有心法的,掌握好心法對修煉太極拳有很大的幫助。
修為就要有法,修心之法即為心法;太極心法就是遵太極拳道而修養自心之法。這里所言心法有兩層含義。其一為方法;其二為法則。
我個人認為,就太極心法而言,其法似乎重點應該是指法則。因為太極拳道之心法,其特點是心無常心,法無定法,非心非法,故有則即法。
學習太極拳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練習太極拳一定要先打好基本功,在此基礎之上練好拳。
正如拳論所言:功夫無息法自修。太極拳心法是統領太極拳修為的根本大法,是不容隨意更改的法則,或許可以稱之為太極拳王國的憲法。
而方法是個性化的范疇,每個修煉者都可以、也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具體方法。當今有些太極名家把行拳走架時,如何配合形體動作的心中所思、意念所注,稱之為心法,我個人認為似乎不妥。
不論是手擎小氣球也好,或是意想把小氣球按潛到水下也罷,這些所念所想,只是修為當中的一些具體的小的技巧和方法,不應該是太極拳道所言之心法。
通過修煉太極拳能擴大我們的胸懷,在大風大浪面前寵辱不驚,這就是經常練習太極拳的好處。
因為太極心法是由道而生的根本、本質、深刻的法則,而不是表面的、現象的、個性的、具體的想法、念法或做法。
太極心法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它統領并體現在太極拳領域的各個門派,因此超越楊式、陳式、吳式等各個派別,更不屬于哪個人。它或許只從屬于太極拳道。
自學太極拳的兩個要領
1、先學比較簡易的套路
例如簡化太極拳,這二十四式比較簡單易學,練習時,一般不受天氣和場地的限制。雖簡單,但由于是從傳統太極拳中精選出來,合理組合編成的,太極拳本色未動,既有明顯的傳統太極拳共性,也有明顯的組編后的特色。
2、要重視其理論的學習和其內功的鍛煉
初學時,為了減少入門的難度,可以不顧內功,按照動作說明文字與圖像,依樣畫葫蘆地學,只求形似,不求神似,等到外形動作大致像樣了,就要逐漸領會和掌握其內功。
所以說學習的第一步就是求“形”,要熟記太極拳的基本動作名稱和要領。
例如精神內斂,心情寧靜專一的指揮動作、深長勻緩的腹式呼吸、全身肌筋骨節盡量放松以及意、氣、勁的調練等,逐漸進入內外統一的練習。
太極拳是綜合性多功能運動,涉及的學科廣泛,理論豐富,在其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理論體系和行功原則,其科學性和實用性都較強,完善而巧妙地指導著這獨特而復雜的動作,使人通過這項運動的鍛煉,能獲得除病強身和防身等多方面作用。
因之,要學好太極拳動作,就須練好其內功,要練好其內功,就需學習其理論,在其理論指導下練功。
此外,自學太極拳還需要不斷的自我糾正,可以自行錄下一段,對照教學看是否有錯誤的地方。
太極拳每勢動作,都是根據假設敵情和其獨特的技擊術,制定的佳基本攻防招法,并經過實踐的嚴峻檢驗和不斷改進才確定下來,不要認為太極拳的動作“不在外,而在內”。
練習時不嚴格按照教材上對各勢動作的規定,甚至隨意修改,這就會破壞其內外關系的統一性和降低其技擊與健身作用。推手或散手動作,當然不應機械地原封不動地搬用套路中動作,而應采用對付當面對手相適用的基本拳勢的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