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是人們的精氣神,如果沒有腎人將失去生活的意義,所以補腎是養生的關鍵。太極拳教程對補腎有詳細的講解功法,在太極拳教學中對每個動作都注重陰陽的變化,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練太極拳補腎
練習太極拳講究的是陰陽變化、虛實轉換,這對腎來說非常重要,人體卻了腎,就會失去自理能力。
腎藏精主納氣,主骨生髓為先天之本。經常用一只手在前按摩下丹田、關元穴、同時一只手在后按摩命門穴、腰陽穴。因這幾個穴位有助于養腎。常吃一些核桃、枸杞、黑豆、芝麻以保腎。
經常叩齒,常吞“瓊漿玉液”,排小便時盡量前腳趾用力著地并咬住牙齒,以助保腎氣。此外,還要注意六腑養生。平常多吃一些粗纖維的食物以刺激腸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太極拳為什么會有養生作用,因為太極拳動作柔和緩慢,打拳的同時在給身體的五臟六腑做按摩。
只有六腑功能正常,與臟腑互相作用,機體才處于“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
太極拳治療腎虛的作用
1. 練習太極拳,可以靜通神明
老子說"靜制躁",就是指只有通過腦入靜可排除一切雜念,才能使人們的思想像水一樣得到澄清,進入空明澄澈、物我兩忘的境地。
太極拳以求靜為目的,要求練習拳時做到動中求靜與靜中生動,就是老子所要求的"能濁以靜之徐清,能安以動之徐生。因此練習太極拳就是不斷地從靜到動,從動到靜的過程。
通過太極拳的修煉, 能使人的思想在一段時間里靜下來,則是完全可能的,當人進入這種境界以后,就像從喧嘩的濁市,來到了山水秀麗,空氣清新的大自然,身心就會豁然開朗。
通常,打完一套拳之后,全身都會感覺到放松,而且心情愉悅,經常練習可以陶冶情操。
有一種特別的全新的感受,就會認識到,除了物質財富能給人帶來物質享受和滿足外,心靜則更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精神好,睡眠自然就好。
2. 練習太極拳,可使身體和神經得到松弛,改善睡眠
從人的生理來講,除精神的因素以外,呼吸的快慢,身體的緊張等,都能使人難以入眠。太極拳既要用心(腦)又要用體。
通過太極拳的修煉,可以使人神經和身體完全放松下來,不但能使腦子在練拳時得到充分的思維鍛煉,又能使緊張的身體和神經得到松弛。而呼吸和意識經過調節,則能達到息停念住(道教認為無息是真息,無念是真念)這時就會進人物我倆忘。
全身透空的境界,可使身體和神經得到松弛,改善睡眠。此外,練習時肌肉伸縮舒張,纏繞運行,產生肌肉疲勞使體內能量消耗,不但達到健身目的,同時腦神經細胞得到合理調節,能有效地提高睡眠質量。
太極拳補腎功法
功法動作
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寬,雙臂上舉伸直,在腦后交叉,此時小腹略向前傾,雙手盡量向上伸直后壓,所有力量、意念集中在腰椎。
然后力量從腰椎發出,令兩臂以大弧度從腦后向身體兩側壓下來,同時下蹲,兩手后在兩膝間交叉。結束時意念集中在前腳掌5秒鐘,腳后跟不可離地(在兩臂向兩側下壓時,胳膊不使一點力量,完全是腰在用力)。
當中要注意的是,要讓意念集中,不能有所雜念讓自己分神。
再站起時,前腳掌先用力,作為起動能量;緊接著將所有力量、意念再次集中在腰椎,兩腿不要用一點力量,逐漸站起。
兩手一直交叉,從胸前直上頭頂到腦后(站立過程中身體頭腳在后,小腹向前,身體呈弓形)。
呼吸方法
身體下蹲的整個過程呼氣,身體向上站起的整個過程吸氣。在呼吸轉接時略屏息兩秒鐘(好用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是太極拳中常用的技法,相關練習方法這里就不做細述了。
練習多長時間應根據個人體質而定,以不覺疲勞為宜。練后很多人會覺腰酸,需要用兩手攥空拳,輕輕捶打后腰。
通常練兩分鐘就會渾身微汗、腳掌發熱。有人會打嗝、放屁。至于長期效果,大家自己去感受吧。
如出現腹痛,腰酸等不適癥狀,可按摩復溜、太溪穴,很快可解決。如果再配合金雞獨立一起練,那就更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