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創編是中國文化文明的象征,其運動規律皆在科學之中。練習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經常打拳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打完拳很愉悅,這是由太極拳的特點影響的,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練習太極拳需遵守四項原則
練習太極拳前先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排空生活中的煩惱,當打完拳時,你會發現那些煩惱也隨之煙消云散。
心靜體松
所謂“心靜”,就是在練習太極拳時,思想上應排除一切雜念,不受外界干擾;所謂“體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練拳時保持身體姿勢正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全身關節、肌肉以及內臟等達到大限度的放松狀態。
圓活連貫
“心靜體松”是對太極拳練習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圓活連貫”才是衡量一個人功夫深淺的主要依據。
圓是中國的象征美,太極拳作為傳統武術,其處處都是圓,太極拳的每個動作都是在每個大小不同的圓里完成的。
太極拳練習所要求的“連貫”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體的連貫,即所謂的“節節貫穿”。肢體的連貫是以腰為樞紐的。在動作轉換過程中,則要求對下肢,是以腰帶跨,以跨帶膝,以膝帶足;對上肢,是以腰帶背,以背帶肩,以肩帶肘,再以肘帶手。
其二是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即“勢勢相連”。前一動作的結束就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勢勢之間沒有間斷和停頓。而“圓活”是在連貫基礎上的進一步要求,意指活順、自然。
虛實分明
要做到“運動如抽絲,邁步似貓行”,首先要注意虛實變換要適當,使肢體各部在運動中沒有絲毫不穩定的現象。若不能維持平衡穩定,就根本談不上什么“邁步如貓行”了。
太極拳結合了古代道家思想中的陰陽學說,陰陽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虛實的轉換,所以太極拳是個活功夫。
一般來說,下肢以主要支撐體重的腿為實,輔助支撐或移動換步的腿為虛;上肢以體現動作主要內容的手臂為實,輔助配合的手臂為虛。總之虛實不但要互相滲透,還需在意識指導下變化靈活。
呼吸自然
太極拳練習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順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勢呼吸。以上幾種呼吸方法,不論采用哪一種,都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初學者采用自然呼吸。
修煉內功的基本方法
1、學習動作
初學時,從學動作入手,在教者的指導下,以其示范為榜樣,細心模仿,一式一式的學會。
此時對一般的必不可少的規則,如立身中正,安舒松靜,虛靈頂勁,氣沉丹田,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斂臀,呼吸自然,動作和順,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分清虛實,連綿不斷,舉動輕靈,運行和緩等,必須要求逐漸的能夠完全掌握。
2、糾正姿勢
四肢的部位距離,身勢的重心,所向的方向,進退轉換的姿勢,拳掌肘腕,肩腰胯膝腳,頭頂脊背的規矩,俱要要求正確。凡有不對的地方,必須仔細加以糾正,以求打下良好的基礎。
經常性的糾正自己,才能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認識和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