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簡化太極拳是現在很多習拳者喜歡的招式,太極拳的好處在24式簡化太極拳中有很多的體現。太極拳教學在推廣中也提倡練習24式太極拳,因為易學,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太極拳吧!
24式太極拳如何健身
太極拳的創立結合了古代陰陽學說和中醫經絡學說,根據人們的需求,太極拳在養生上有巨大的貢獻。
1.傳統理論解釋太極拳的健身價值
練習太極拳的時候,大家是否回去想為什么太極拳就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呢?因為它是古人研究之后,流傳下來的嗎?其實真的是古人研究了很久的學問。
太極拳與道教的清凈無為,佛教的四大皆空,儒家的中庸之道,以及氣功的吐納導引等異曲同工,是修身養性之道,故太極拳是一門哲學,一門道學,一門醫學,也是一門養生學。
太極拳是遵循人法天,天法道,道法于自然的原則,體現了大自然的陰陽、虛實等變化特點,太極拳隨拳技小,但是拳道卻是博大精深的。學拳者若能體察其理,必然能改善品性,身心雙修。
2.平衡理論解釋太極拳的健身價值
練拳時要求意念體會“虛領頂勁”“氣沉丹田”,“虛領頂勁”意味著氣向上領,而“氣沉丹田”則意味著氣向下沉,這兩者明顯的體現著“平衡”,練習者如果做到了這兩點。
則練習者的脊柱被拉長,在此基礎上進行旋轉、折疊等運動,日久天長則脊柱四周的肌肉、韌帶、肌腱等組織的功能得到加強,自然可以預防頸椎病和腰椎病,對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等疾病的治療恢復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其健身的作用顯然是臨床醫學無法比擬的。另外,太極拳的每個動作,無不體現著“平衡”,它要求上下呼應,虛實分明,左右兼顧,全面發展。
治療疾病時,通過人體的內在平衡,人們通過練習太極拳能達到內在的平衡,這樣才能夠提高健康水平,疾病自然也就治愈。
練好簡化太極拳應注意的問題
練習太極拳時一定要注意循規蹈矩,持之以恒,這是由太極拳運動特點所決定的。周身一氣完整協調,要表現出"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演練風格,必須堅持長久練習。
因為人體內能量物質的來源是在練習時的"消耗"過程中"補償"的,"消耗越多","補償"得就越多,沒有消耗就沒有補償。如果中斷練習,體內的能量物質得不到補充,那么,運動技能就會出現消退現象。
練習太極拳時要注意姿勢正確,呼吸自然。有些練習者在訓練過程中會出現聳肩、僵脖、突肘、蹶臀等現象,嚴重破壞了動作的規定。
再則是同呼吸憋氣有關,因為姿勢不正確造成憋氣練習,連續幾個動作之后,必須換氣且這口氣一定會換得比較深。這樣就會迫使動作速度發生變化,造成呼吸不順暢,動作不協調,既影響練習效果,又妨礙技術水平的提高。
所以,只有在姿勢正確、呼吸自然的情況下,動作時勁力才能順達,松柔、自然。
掌握24式太極拳的學習要領
1.求簡是求精的基礎
求簡是求精的基礎。簡而化之,是練拳的簡約之道。簡才能使意念清凈專一,簡才能精神精力集中,簡才能身心徹底放松,簡對練功、修心養性有百益而無一害。
大腦的平衡調節,潛能的開發都需要通過千萬次簡約的復制和刷新,才能增強記憶,舉一反三,熟而生巧,習慣成自然。多而雜,雜而繁,會引起大腦思維混亂,增添煩躁煩惱,注意力難以集中,影響靜練、靜修、靜養;以動制靜、以靜制動、動靜相濟,忌的就是煩躁。
要深要精,就得從簡開始。作為資深的武術家,他們都是在不斷簡練中,精練一兩項后,再博采眾長,達到一通百通、爐火純青。對大部分武術愛好者來說,首先要求簡不求多。學得多雖然無可非議,但多了難以規范、難以精到。不規范不精到又有何用呢?
事實上,不管是什么樣的太極拳,歸根結底,都只有十三勢八法五步的內容,因而在學習的時候,求簡能夠大大降低我們學習的難度。另外,太極拳的很多拳理,歸納到一起的話,也是很簡單的內容,因而簡是太極拳學習的基礎。
2.求簡是求精的必然
“太極十年不出門”,說明太極拳功夫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化十年時間去學會所有的太極拳就能達到的,而是要通過正確規范的方法和途徑,經過反復的修行修煉,達到可以“出門”的程度。
其中簡練精練就是“太極十年不出門”的訣竅之一。究其大成者,不是學得多,而是學得簡,然后是學得深,學得精。李經梧向楊禹廷老爺子學拳,一個起勢竟練了將近9年之久;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悟的是母拳之簡。
楊式太極拳的創新,更在于刪繁就簡;二十四式引領出太極拳的一片繁榮等等,無不印證著求簡是求精的必然。什么是絕招?拳家說:“把你喜歡的一招,經千萬次的錘煉,就是絕招。”可見簡練的重要。
由此而想到日本人把八式太極拳改為五式,這奧秘亦在至簡。
二十四式太極拳被稱為簡化太極拳,可想而知,其創意也在于至簡。只要用心去練,練上五年十年,就會慢慢地品味出其中的內涵和奧妙。練一天,有一天的體會,練一年有一年的感悟。經過五年、十年甚至終身的反復錘煉,才能練出松柔、松化、松無、虛靈、虛無的一片天地,才能悟出博大精深的奧秘。
事實上,如果練習者能夠把二十四太極拳的所有動作、所有要領都學好、練熟,能夠充分展現太極拳的拳理的話,那么對于其它太極拳套路的學習就會簡單很多。這就是一通百通的道理,一法成則萬法成。
簡練能促進精練,使習練者有更多的時間和充沛的精力,去強化基本功的訓練。比如調身、調心、調息的研習:步法、眼法、身法等基本功的訓練;陰陽虛實、松柔松空,沉肩松腰,虛領頂勁,含胸拔背等細練精練,其理歸一,都是簡而化之所得。反之,忽視簡單的基礎訓練,只能是無數套路的機械堆積,無精可說,無功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