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進入小康生活,養生也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太極拳的特點深受大家喜愛,近幾年太極拳在臨床上不斷驗證,太極拳的好處能夠健身防病,其運動特點也深受男女老少喜愛,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太極拳吧!
促進人類健康長壽是太極拳的重要功能
每個人是否能健康長壽,是由眾多因素決定的,但是概括起來就只有這兩點,一是遺傳基因,二是后天的攝取。
前者決定于父母及祖輩,生命一旦落地即已鑄就,本人無法改變;后者則在于人的主觀能動性。
就一般人來講,追求健康長壽主要從之方面努力。所謂后天的調攝,又分兩個方面,即攝取生命活動的必需的營養和預防有損健康的各種疾病,想方設法延緩人的肌體衰老的過程。
如何延緩人的衰老過程,是從古至今人們都在研究討論的話題,通過歷史上眾多經驗教訓,人們經常去尋找長生不老的仙丹。
早在2000年以前,秦始皇曾派遣徐福帶領3000童男童女出東海去尋找“長生不老藥”,這個故事在我國幾乎家喻戶曉。
但是2000多年來,沒有一個人見到過真正的“長生不老藥”,也沒有一個長生不老之人。事實恰好相反,那些企圖通過服用“長生不老藥”達到長生不老之人,反而由于藥物中毒加速了死亡。
譬如唐代的憲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等,都是因為服用“仙丹”而死的。曾經風騷一時的唐太宗也是因為服用“延年藥”而一命鳴呼。武則天曾經服用過三年“長生不老藥”,結果也是沒有“長生”。
明代的宮廷秘方非常的出名,知道現在還有很多暴利分子還在喋喋不休宣傳其是萬應靈藥,事實上,這只有當時的皇帝服用過,長壽屈指可數。
明朝的16位皇帝,除了末一代的朱由儉即崇禎皇帝因為丟了江山,于1644年吊死在北京的煤山即現在的景山之外,其余15位按實足年齡計算,活到60歲以上的只有3人,50歲以上不滿60歲的2人,40歲以上不滿50歲的1人,30歲以上不滿40歲的8人,不滿30歲的1人。可見絕大多數是壽命不長的。
根據《后漢書》記載,名醫華陀精于方藥,能治許多疑難病癥。但他對于養生之道,卻沒有提倡用藥,而是主張運動。
他曾對他的弟子吳普說過:運動有助于食物消化,血脈流通,病不得生,就好象肩樞不會腐朽一樣。他發明一套體操,叫做“五禽之戲”。
他說,如果身體不舒適,只要作一禽之戲,愉快地出一身汗,然后在身上撲一撲粉,就會感到身體輕松,食欲旺盛起來。華陀的這個見符合科學道理。
而今,“真正的財富是健康的身體”已成為世界流行語。世界衛生組織反映了人們的愿望,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目標。現在看來要實現人類這一愿望,困難是很大的。美國是當今世界頭號強國。
美國一年的醫藥費開支就達數千億美元,占美國國民經濟總收入的13%,占全世界醫藥費開支的40%;就是這樣一個國家,仍有3700萬“窮人”缺醫少藥,無法保證享有保健。
可見,那些處于第三世界的不發達國家的老百姓,人人享有保健更是不知何時才能實現。
太極拳強身健體的主要表現
1、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靈敏性,練拳時首先是大腦皮層休息,然后將全身器官任務交給中樞神經,加強了神經系統的靈敏性。
2、暢通經絡、血管、淋巴及循環系統因練太極拳的時間不會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帶氧運動一樣,能使血氣運行順暢。練了若干時間,會察覺有指尖麻軟發痹、關節微響、針刺、腹鳴等感覺。根據中國醫學理論認為這是經絡暢通的反應。
透過摟拗屈膝絞轉等運動,動脈血管得到適量擠壓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運行,增加氧氣的供應,也促進了淋巴系統的新陳代謝,加強了個人的抵抗力。
3、改善柔韌度、肌力等韌性,重心交替變化,使各肌肉的肌力等得以提高,改善各關節的柔韌度。
4、提高心肺功能練太極拳我們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實,透過深、長、細、緩、勻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氣量及遞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數,確保氣體能充分交換,相對地提高了各器官的獲氧量。
又因練太極拳時間較長(連打四次廿四式太極拳約需時廿多分鐘),此等帶氧性活動能訓練及提高心肺功能。
5、治療慢性消化管道疾病因練拳時各關節、肌肉、骨骼會相互牽引、絞纏、擠壓和舒張,內臟又因腹式呼吸(腹實胸實)而產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橫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對腸的蠕動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練拳時的舌頂上顎,唇齒輕閉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