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現在處于辦公化的工作環境,很多人都有頸椎病的毛病,頸椎病的主要形成原因是不正確的坐姿及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引起。太極拳的好處能夠緩解頸椎病,太極拳的特點能夠針對頸椎病,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太極拳吧!
太極拳對治療頸椎病的效果
太極拳的創編結合了中醫經絡學,以前人常認為太極拳只是武術,不能治病,其實太極拳經研究是能夠緩解頸椎病癥狀的。
遇到傳統太極拳,在練到云手之前也沒有一點緩解,云手學好一段時間后,頸椎好了90%,現在已基本沒有頸椎問題了,事實證明太極拳能治療頸椎病,個人感覺就是頸部長期保持一種姿勢得不到足夠的活動,才會出現頸椎問題。
云手這個動作輾轉環繞,牽拉頸脖,可以練到頸部,堅持練習使頸椎處于活動狀態,可以使受損的頸椎和肌腱、韌帶逐漸恢復彈性,增強局部肌力,滋潤頸椎關節,這個動作要做的夸張一些,幅度大一些。
打太極拳能預防頸椎病的形成,也能夠緩解頸椎病的癥狀,但是光靠太極拳治病是不現實的,還是需要一些藥物的治療。
頸椎病大多是由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身體姿勢習慣導致,長時間的錯誤姿勢,造成局部的勞損,積小恙而成大患。可見頸椎病的形成兩要素是不正確的習慣和長時間的勞損。
太極拳強調建立正確的身體姿態,習練過程既能培養健康的習慣,也能糾正錯誤的習慣,還能放松頸間,強化、滋養身體各部位。所以從根本上,能避免不正確的習慣和長時間勞損這兩要素。
但是頸椎一旦有病,就不僅僅是習慣問題,通常在局部已經有器質性的病變。這種情況要靠專業的治療和各種輔助手段,才有可能恢復健康。這就不應該是太極拳能解決的問題了。當然,把太極拳作為輔助手段還是可以的。
綜上所述,練習太極拳對治療頸椎病有一定的療效,但是身體真的生病了,還是需要聽從醫生的建議。
太極拳運動的特點
1、輕松柔和
太極拳動作要求輕松柔和的依據是太極元氣團的形態相貌。太極元氣團的形態相貌是輕松柔和的,快慢勻速的協調運動狀態。
所以練太極拳要求動作要輕松柔和,身心都要放松,不要緊張,也不要存有雜念。做動作時要求輕而不飄,松而不散,柔而不軟,和而不亂,上下協調勻速運動,就能達到輕松柔和的動態形象。
太極拳不僅動作上講究輕松柔和,而且練習環境也是以安靜的氛圍為佳。
2、圓活自然
圓活自然是太極元氣團運動的自然狀態在太極拳運動中的應用。做動作時不要直來直去,也不能用拙力,而要隨著腰軸自然的轉動,帶動肢體自然屈伸旋轉的勻速動作,就能表現出圓活自然的體態風貌。
3、上下相隨
上下相隨的理論依據是“以腰為軸帶動肢體屈伸旋轉的動作”。以腰為軸帶動肢體屈伸旋轉運動的程序是由腰軸轉動帶動軀干運動,再由軀干 轉動帶動下肢和上肢的運動。
這種傳承轉帶動作,能使肢體運動形成上下相隨、全身協調的運動。練太極拳按照源動腰脊轉股肱的運動法則運動,就能達到上身運動 和下身運動協調統一,形成上下相隨的動態形象。
太極拳運動講究整體性,全身一動有無不動,周身各部位節節貫穿。
4、連綿不斷
連綿不斷的理論依據是太極拳運動有“虛和實”兩種運動過程周而復始的循環運動。所以太極拳運動中能夠表現出連綿不斷的運動動態形象。
做動作時要—個動作接著一個動作進行,中間不能間斷,也不能停頓,那就是在上—個動作到位時,在似停非停之際接做下一個動作,每—個動作都能如此,就能在 太極拳運動中表現出連綿不斷的動態形象。
5、虛實分明
虛實分明就是虛的動作與實的動作要分清楚。不能把虛的動作當作實的動作,也不能把實的動作當作虛的動作。
虛實是術之理,具有攻防含意的動作為實,過渡動作或輔助的作為虛,重心在腳上的腳為實,重心不在腳上的腳為虛,只有知其動作的虛實屬性,才能在練拳中作到虛實分明。
6、剛柔相濟
剛柔相濟的理由是太極拳運動有“虛和實”兩種運動過程。由極虛到極實的過程,做動作時,剛勁漸漸長足,柔勁漸漸消盡;由極實到極虛的過程,柔勁漸漸長足,剛勁漸漸消盡。
由于太極拳運動有由極柔到極剛由極剛到極柔“虛和實”兩種運動過程周而復始的快慢勻速的畫圈運動,所以在太極拳運動中 能夠表現出剛柔相濟的運動形象。
7、螺旋纏繞
螺旋纏繞的理論依據是太極拳運動有以腰為軸帶動肢體運動的轉動和肢體做動作屈伸旋轉運動的轉動。由于這兩種轉動,在太極拳運動中就能形成螺旋纏繞的運動。
由于螺旋纏繞的運動,所以有螺旋纏繞的動態形象。堅持以腰為軸帶動肢體屈伸旋轉的畫圈運動,就能在太極拳運動中出現螺旋纏繞的動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