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愛拳者都習慣早晨練習太極拳,因為早晨的空氣清新,早晨也是機體放松的時候。太極拳的好處是延年益壽、強身健體,在太極拳教學中,對練習太極拳的環境的要求有要求,下面我們一起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什么是太極拳的理想練功環境
練拳好在陽光充足、空氣清鮮、地面平坦、環境幽靜的室外或室內進行,在陽光下練習又許多好處,紫外線的照射對身體有很大的益處。
一般,在陽光斜射時練習較好。在夏季,體弱者更應避免在直射光線下練習,可借樹蔭等透入光線的地方練習為宜。
空氣越新鮮越好。空氣污濁,多含二氧化碳、煙灰、塵埃、細菌等物,吸入肺內是不利健康的。
初學者或者體弱者需要在平坦寬敞的地方練拳,便于穩定,但是熟練后,對地面及環境的要求可降低。
環境幽靜容易做到精神集中,情緒鎮定。這對初學者尤為重要,因為初學者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如果沒有幽靜處所,就"鬧中取靜"進行鍛煉,時間長了也可以適應。另外,集體練習,也可配音樂,能使動作整齊,節奏分明,也有助于初學。
有人說霧天練習太極拳對健康不理。這個問題要具體分析。空氣中的水蒸氣遷冷而凝結成小水珠,浮游在接近地面的空間,形成了霧。如果在空氣新鮮而有霧的地區練拳,對身體健康并沒有不良影響。
在煙塵和廢氣較多的地方。本來就不宜練拳。廢氣多的地區有霧時空氣更壞,因為霧會使大氣污染物不能及時擴散和稀釋,所以霧天練拳要避開空氣污染的地段。
綜上所述,環境的不同所練出的功夫也不同,特別是初學者,一定要找環境幽靜的地方練習,因為初學時要找到練習的感覺。
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一、鍛煉場所
不宜在煤煙彌漫、空氣污濁的庭院里進行健身鍛煉,應選擇向陽、避風的地方進行鍛煉(有霧時不宜在室外進行鍛煉),如果選擇在室內進行鍛煉時,要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要邊練拳邊與人交談,以致失去鍛煉的功效。
二、運動強度
應根據自身的狀況靈活調整運動量,選擇一定的駕勢,做到量力而行。
訓練目的以鞏固技術、提高技能為主,訓練內容以技術的全面訓練為主,在鍛煉中慢慢適應,不要急于求成。
千萬不要故意用力呼吸來達到所謂的“氣沉丹田”,以免出現頭暈目眩,心跳氣促等現象,影響自然呼吸。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運動前一定要做準備活動,如伸展、彎腰、下蹲等,否則容易引起扭傷、碰傷、骨折等。
三、不要帶病鍛煉
正在咯血、出血的患者更不宜練拳,冬練時若發生心絞痛應立即停止鍛煉,不要緊張,可坐下或半臥位休息片刻,如疼痛無緩解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緩解疼痛,及時去醫院檢查。
運動剛結束,好不要馬上大量喝水,稍稍休息后,在少量多次的飲用。喝點淡鹽水,有助于保持身體的水鹽平衡,喝些糖水、果汁、有助于盡快補充消耗的能量,促進身體恢復。
練習太極拳的好處
太極拳是一種內外兼修,動靜結合的拳術,是我國特有的練身武術之一。太極拳的特點是松、靜、柔、深。松是放松。
肌肉和精神都放松,采取自然站立姿勢,舒適自然。練拳時動作輕柔圓活,不用緊張用力。
由于全身放松,血管也就放松,便能促使血壓下降,增強血管彈性,加強心肌的營養,有利于防治各種心血管疾病。
靜是安靜、沉靜,全神貫注,摒除雜念,這對調節大腦皮層和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獨特的作用,對治療神經衰弱有很好的效果柔是動作柔和、連貫、不急不躁、上下相隨、內外結合,眼隨手轉、步隨身換,使全身各部位器官有機配合,能提高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有和改善各器官之間的協調配合,從而增強人體各方面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
深是呼吸勻細深長,沉靜穩定,氣沉丹田,加強呼吸深度,保持肺組織彈性,增加肺活量,對增強呼吸系統功能和幫助肺結核患者康復,有良好的作用。
太極拳又是以腰為軸,腰部活動能促使腹腔血液循環,增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對肝臟也有按摩作用,能改善消化系統功能,消除肝臟瘀血,改善肝功能,對有消化系統疾患和肝炎患者有很好的作用。
總之太極拳是一種溫和的全身運動,對身體各方面都有好處,并適合年老、體弱和病情較輕的冠心病,肺結核、肝炎乃至癌癥患者練習,強烈均可,老幼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