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在太極拳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只有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夠發揮出其他的好處。太極拳教程中對站樁的重要性有何說法呢?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了解一下吧!
站樁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練習太極拳,首先要練好站樁,練習站樁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具體以下內容。
陳炎林的《楊式太極拳發勁、運氣、練勢》一書中說:至于太極拳樁步的作用,正如建造房屋的基礎,基礎如不牢固,那么極閣崇樓和高堂巨廈又怎么能安載其上呢?可惜現今學習太極拳者多不從此著手,以求漸進,而是初練就練盤架子推手。
須知不經過這步功夫,下部無功,重心易偏。這里特作強調,以引起學習者注意。
學習太極拳的人都知道,想要打拳,首先要練好樁功,步扎不穩,拳是無法施展的。
古諺云:“未習打,先站樁”。 俗話說:“練拳不練樁,到老一場空”。拳諺云:“九練不如一站……拳以樁為根、樁以拳顯神;樁無拳不靈,拳無樁不穩”,對于初學者尤其如此。
上列諺語都是前輩們對站樁重要性與必要性的一致肯定。楊澄甫宗師對董英杰先生說:“習練太極拳,樁功要過硬。” 太極名家蔣玉堃的《楊式太極拳述真》一書中說:萬丈高樓從地起。
練習太極拳也不例外,必須打好太極拳基礎。太極拳的基礎就是基本功,八種樁型。八種樁型是指腿部的姿勢,鍛煉的目的是增強腿部的力量,達到下盤穩固,從而虛實轉換輕靈,姿勢自然優美。”
凡事都有始有終,所以學習太極拳,一定要打好基礎,扎實的基本功,對提高太極拳境界有很大的幫助。
站樁的作用
陳炎林的《楊式太極拳發勁、運氣、練勢》一書中說:“至于太極拳樁步的作用,正如建造房屋的基礎,基礎如不牢固,那么極閣崇樓和高堂巨廈又怎么能安載其上呢?可惜現今學習太極拳者多不從此著手,以求漸進,而是初練就練盤架子推手。
須知不經過這步功夫,下部無功,重心易偏。這里特作強調,以引起學習者注意。”
一是提高身體下盤的穩固性;
二是同時打下了利用地面產生反座力的基礎;
三是養內氣加大丹田能量;
四是練就動中猶靜的本事,心靜神自寧,神寧心自靜,心靜氣自行。
沒有內靜,肢體骨內難以內松外柔,在練拳中難以漸漸退去本力。站樁時首先要心靜體松,只有松得開,才能沉得下;只有沉得下,沉至腳底貼地,才能產生地面反座彈力,地心力是行拳走架的源動力啊!
站樁和盤架在“腳下有根”功效的比較
站過樁的太極拳愛好者,多數人有過大腿肌肉酸脹、發燒、顫抖和腳底麻痛的難受感覺,這是生長下盤功夫的必經階段。在明師的傳授指教之下,練了半年至一年的站樁,腳下有生根的沉穩感覺,站樁的功夫長出來了。
初學者練習拳架,是沒有這種下肢吃勁的難受感覺,所以腳下不好生根,練了幾年拳架,沒能松沉到腳底的大有人在。松沉到腳底是練對了太極拳功夫的方向,與其說是一種松沉的感覺,不如說是初學者的一個重要目標。
練習站樁的七大注意事項
一、注意確保充足睡眠
站樁非常消耗體能,對于初學者來說,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日睡眠時間務必保證在七小時以上,同時日常生活中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消耗,積蓄體能。
二、注意站樁環境的選擇
站樁環境必須安靜、熟悉和有較好的通風性,好在臥室中站樁,必須關掉手機和電話,以防“驚功”出偏。
三、注意飲食的搭配
要多素少葷,為了補充因素食造成的“油分”的不足,可多吃“生核桃仁”、“熟芝麻末”、“生花生仁”、水果和雜糧。
四、注意性生活的安排時間和度
練習站樁后一定要注意性生活的度,絕對不能太頻繁,否則你離與“老馬”握手的時間是不會太久的。
五、注意飯后站樁時間的安排
對初學者而言,一般來說,飯后半小時內不要站樁,對有低血糖的初學者,空腹不宜站樁。
六、注意不要對著風口站樁
對著風口處站樁易感冒;夏季在空調房內站樁一定要穿長衣褲,同樣不能對著空調出風口站,若站樁出漢較多,樁后必須用干毛巾擦拭全身,洗澡應當在半小時后,水溫應與體溫相宜;冬季站樁一定要注意保暖,應當帶手套和帽子。
七、要注意站樁次數和時間的把握
初學者一次站樁時間不可過長,應“多次少站”為宜,避免身體出現過度的不適感。待身體逐漸適應之后,再逐步延長每一次的站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