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不斷研究,近期又有科研證實,太極拳對人們的神經系統起著很好的作用。太極拳教程再次被增添了一頁,很多高級白領等壓力過大,也意識到了太極拳的好處,下面跟著太極拳好好學習一下。
太極拳對神經系統起什么巨大功效
1、研究表明太極拳確實具有強身健體的特殊功效
太極拳拳論中說,精神內收,病安從來,這句話充分說明太極拳在調節人的精神方面起著巨大的功效。
太極拳講究松靜安舒,周身協調,通暢氣血,陰陽平衡,以意領行,導引經絡,氣貫全身,神形合一;它從整體上把握人體狀態的鍛煉調整,對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狀態的調整具有特效。
太極拳講究柔化,剛柔相濟,隨機轉化,舍己從人,以柔克剛,利于人們的心態,心理的調整,發揮正面A型性格,減少內向性格影響,增進人們身心的健康。
太極拳已被譽為精神體操,其對緩解精神狀態和提高精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有顯著的功效。
太極拳講究保持舒暢的腹式深呼吸,促進內臟的蠕動,起到調整內臟、提高功能的作用。
從事太極拳鍛煉的人群普遍感受到它具有強身健體的特殊功效。
多年來,我們對中老年人群的心電、腦電及血脂水平的定量測試表明,太極拳鍛煉對心腦功能狀態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長期練太極拳的人的腦電波中a波(覺醒波)占明顯主導地位,主峰突出,a波頻率同步化、有序化,大腦機能進入良好的覺醒狀態。從現代醫學觀點看,這種狀態能極大地增強人體內臟功能及免疫能力。
研究表明,太極拳能夠改善老年人的情緒、睡眠、記憶功能,并且能夠提高動作的穩定性,促進心臟功能和代謝功能的提高,有顯著的抗衰老作用。而且對微循環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2、太極拳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命科學、醫學科學的進步,太極拳顯示了東方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并展示出在強身健體方面的巨大潛能。但亟待在理論形態和方法論上獲得提高與更新。
人體科學是多學科的交叉,人體又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必須以系統工程的方法來處理。為此,我們需先抓住主導、關鍵的問題,然后分解課題,分析綜合。
太極拳科研的特點是:生理參數多,測試數據量大,需要跟蹤時間長,影響人體狀況因素復雜多樣。因此,在對太極拳進行深入研究時,必須嚴格地應用現代統計學對試驗項目進行科學的設計和評價。
要探討太極拳的健身效果還必需研究正確傳授和科學習練的作用。因此必須進一步科學地繼承、理解、把握太極拳的內涵。
人們反映太極拳難學,因此我們應進一步改進太極拳的傳授和習練模式,擬定一整套簡明易學、逐步提高、深入淺出的教材,建立人們易于理解、掌握的理論體系。
太極拳科學健身的四大原理
1、呼吸方式科學
太極拳強調腹式呼吸,不管是用自然呼吸還是拳勢呼吸,都強調腹式呼吸。呼吸還配合意念,這種呼吸鍛煉擴大了肺活量。
科學實驗表明,肺活量的大小與力量的大小及生命長短成正比。諸如,人體處于睡眠狀態,呼吸深、細、勻、長的必是強健者,而呼吸短促無力或長、短不勻者,非病即弱無疑。
可見,太極拳作為一種有氧運動,一方面可以鍛煉我們的身體,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我們的心肺功能。
2、氣血運轉流暢,促進血液循環
太極拳鍛煉要氣達梢節。人體從外形的四肢八節、筋骨皮到內在的五臟六腑、精氣神,都離不開血液的滋補潤澤。
太極拳行功走架,豎項貫頂,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內氣上至百會、下通涌泉、達于四梢,促進了血液循環,還疏通了經絡,加快了循環頻率,大動脈暢通無阻,毛細血管經久不衰,四肢百骸肌膚延緩了老化。長期堅持太極拳鍛煉,則氣血飽滿,健康長壽。
3、汗腺通暢,促進新陳代謝
人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除通過眼、耳、鼻、口七竅和谷道排泄外,機體內分泌主要靠汗腺外排。除此,汗毛與汗毛孔尚具有保溫、散熱的自然調節功能。因此,中醫有“汗腺通則百病不侵,汗腺堵則亂病纏身”一說。
作為一門重視全身協調的武功,練習太極拳可以促進我們身體各機能的協調與運行。
太極拳作為一門內家功法,在肌膚的鍛煉上有其獨到之處。行功走架不分春夏秋冬,每每于身形的開合收放之中導引肌膚的膨縮和毛孔的張閉。比一般不練拳的人較好地保持了肌膚的純潔性和通透性。新陳代謝渠道暢通,病毒垃圾不易滯留,故而小病不生、大病不長。
4、陶冶超然脫俗的心境
眾所周知,清心寡欲的人多高壽。反其道而行者往往早亡。原因是:多欲之人必多求,多求之人必貪飲、貪食、多憂、多慮、多思、多惱、多驚、多恐,凡欲有多必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