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中有一個大的特點就是舒筋,舒筋對于太極拳練習者來說也是入門的基本功。把筋疏通后方可繼續對太極拳的提升,太極拳教程中有提及舒筋的重要。下面先跟著小編看一下太極拳吧!
太極拳的入門基本功之舒筋功
舒筋功是太極拳中重要的一個基礎,無論是太極、形意八卦,對筋、骨、髓等全方位的訓練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就太極拳而言,在盤架中,也能達到舒筋開骨的目的,但一般的習練者是很難掌握這種訓練方式的,所以前賢們去粗取精,匯成舒勁功傳與后人,這樣更利于初學者的掌握。
對筋骨的訓練主要是開筋、潤筋、養筋,人體之筋如同橡皮條,長期伸拉會使其老化失去彈性,正確的練法應是在其拉開后,適時給它補充養分,好的增加周身彈性,延緩其自然老化。
練習主要通過兩種途徑
一是在行功中練,用人體的神經末梢帶動周身,來拉動、牽引全身軀干及手指等各全身大小筋脈。
二是運用周身氣血鼓蕩伸縮的轉換,使全身的筋膨起。
開筋只是太極拳學的基本功修煉,可通過多種練習方法獲得,根本談不上什么上乘之學。開筋開骨始終是傳統太極拳學功力修煉的必修課,不僅能調節氣血、改善人體機能,更為日后進階打下基礎。
開筋包含兩種含義
大至周身,小至關節、末梢,只有筋開才能強。開筋只是基本功,單純開筋是不能達到易髓境界的,還須開骨,先輩所講“骨開生靈”即指此,這涉及到開骨、潤骨、透骨的過程,待終將精氣合一后才能進行易髓的訓練。
從傳統拳學的角度來講,力起于骨連于筋,骨能起弓背的作用,筋能起弓弦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全套功法只有十八個動作,從氣的起落、鼓蕩開合、舒筋拔骨,每一式都有針對性的訓練。可使周身勁力渾厚,勁力倍增。
先輩們對舒筋功非常的重視,因此在社會上流傳較少,只有在部分傳人中延傳。傳統的太極拳基本功是針對性的訓練和配套性的訓練。
方法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介紹了。各種基本功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不同的訓練目的而有針對性的訓練,但需要明確說明的是各項基本功達到一定要求后,其效力都應體現于太極拳每一式中。拳功一體,不能分家。
各種基本功如何化入拳中,需要根據修煉者自身層次的實際情況,由明師指點,方能達到練有所用,體用一家。
練習太極拳舒筋的好處
一、太極拳的健身作用
太極拳的動作舒展大方、緩慢柔和、剛柔相濟,以意念引導動作,符合人體的生理保健要求,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還能對人的心情進行調節。在神意和心情上平靜、自然,神舒體松,有益于身體康健。
太極拳的特點和其他運動的區別就是身體放松、心靜,身心完全沉浸在運動中,使大腦和身體、心理得到安靜和平衡。消除頭腦的緊張、憂愁、恐懼,擺脫病態心理,可以對人們身心進行調節,使心情愉快、心情平靜,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健康長壽。
二、太極拳的防身作用
在防身作用中,以柔化為主的太極拳,遇到對方用力打來時,不是本能地見招打招的立即還手抵抗,而是先化后打。先要造成我順人背的形勢,然后乘機追擊,用力不多即可取勝。這就是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要使身體由難受變為舒服,身有不得機不得勢處,必須于腰腿求之。推手時以意探、以勁問,再聽虛實。辨別出對方的虛實變化。要以實擊虛,隨機應變。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在對方尚未攻擊之前,應以靜待動,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我先動。
三.太極拳的修身作用
習練武術不僅強身健體,更有修身養性的作用。“學藝先學禮,習武先習德”,習武者必須武德修養、武德高尚、武風正派、武禮謙和、武技精湛。練習太極的同進也接觸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如《黃帝內經》道家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