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被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歡迎,因為太極拳是個緩慢動作的健身,中老年人的骨質比較疏松,要非常小心的保護。那么跟著太極拳教學中我們應該怎么做好呢?學習太極拳的哪些特點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太極拳吧!
老年人打太極拳時間不宜過長
老年人打太極時間一般都應該控制在1小時之內,期間要有適當的休息。老年人打太極拳時一定要注意打拳的時間或延長間隔時間。
運動學家指出,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在練習打太極拳時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腿部肌肉和膝關節(jié)、腳關節(jié)損傷,這大都與老年人打拳時間過長有關。因此,老年人練習打太極拳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打拳時間不超過30分鐘為宜。
另外,老年人打太極拳動作姿勢一定要正確,如果動作姿勢不正確,勢必影響行拳中力量的協(xié)調發(fā)揮,使不該用力的肌肉群也在持續(xù)緊張,造成局部肌肉勞損和關節(jié)的負荷過重,如屈膝下蹲動作深度過大,就會造成膝部勞損。
因此,老年人在練習太極拳時好有專業(yè)人員的指導,腿部有損傷的老年人不適合練習太極拳。
健身新時尚太極慢生活
雖然太極拳流派眾多,但是不管哪種流派,其理念、根源都是一樣的,只是動作上有所區(qū)別。不過雖然太極拳屬于一種緩和性的運動,但是練習不當會對膝關節(jié)造成傷害。
太極拳是適合所有人的運動,對于現在上班族普遍患有的腰椎、頸椎、肩椎等方面的問題,還有緩解精神壓力等方面的好處,是確確實實的。另外太極練習中的慢呼吸方式對調節(jié)心肺功能非常有好處。
可以說只要堅持練習太極拳3個月以上,身體各方面的狀態(tài)會有非常明顯的改善。當然他說如果你要覺得練太極是一件輕松隨便的事,那可就錯了。
太極是緩慢的有氧運動之一,只要一個套路打下來,5分鐘身體就會出汗,不過身體的損耗很少,這也是和句劇烈運動的不同之處。
練習太極開始只是對動作的演練、練習套路,但是動作只是練習太極的載體,太極練習的終目標就是要讓你學會真正的放松,全身心的放松才能卸下自己身上的負荷。
要把太極“練上身”,把他變成一種生活方式,無時無刻不太極、隨時隨地都可以進入太極狀態(tài)。心平氣和、找到身體的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從內而外的調適,從而達到身體的真正平衡。而我們的養(yǎng)生之道,也在于內外平和、動靜結合,以“自然之道養(yǎng)自然之身”。
中老年人習練太極拳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⑴掌握好運動量。
⑵病情不穩(wěn)定時不宜打太極拳。
⑶過度疲勞時不宜打太極拳。
⑷饑餓或飯飽后不宜立即打太極拳。
⑸打太極拳要衣著寬松。
⑹選擇好鍛煉場所。
⑺遵循動作規(guī)范,量力而行。
⑻循序漸進,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