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擊,是太極拳中的靈魂要素,學好太極拳技擊中,在實戰較技中可以產生非常好的效果,那么太極拳技擊是如何可以致勝的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述太極拳教學當中的原理和技巧,相信對大家的學習會有所幫助。
太極拳技擊博大精深,在實戰中往往可以出奇制勝,主要在于以下四個要領。
一、以高打矮,多用劈勾
當敵人個子比我矮了一小截,或者敵人個子與我相當的潛伏進身時,應多用劈拳或勾拳往往可以一擊必殺,成為制敵法寶之一。
“翻身撇身捶”的右拳是個劈拳,松腰落胯的帶動右拳自上往下劈掛,快架的“翻身撇身捶”比大架的“翻身撇身捶”用勁用法明顯。
可見,在太極拳技擊的學習中,身高的偏差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雙峰貫耳”的左拳、右拳是勾拳相合之勢,在拳架中是假設打上面的耳部,技擊實戰中可靈活變化用來擊打中面,要領是松腰轉胯的帶動拳頭由外側往內中勾打。
“打虎勢”置于頭前上方的拳和沉于腹股溝前下方的拳也可看作是勾拳,下方的拳頭很方便的勾擊敵人,要領同樣是松腰轉胯的帶動拳頭。
因為劈拳擊打對方的部位是鼻梁、眼睛、后腦勺,勾拳擊打對方的部位是太陽穴、耳朵、臉腮,殺傷很重,所以只能用于擊打敵人,不能用于民間較技和擂臺比賽。
所以說,在現代簡化太極拳套路比賽中,是禁止這些危險動作的。
二、對方轉身變招,擊臀即破
如果對方轉身使用鞭拳或后掃腿之類的技法,那么對方一轉身即照對方臀部用腳跟蹬去或者是蹬了再加踢擊,要領是松腰塌胯的勁達腳跟、腳尖,擊中則對方使其變招落空,失重的往前跌去,什么技法都使不出來,此技法也為制勝對方的招術之一,可用于民間較技和擂臺比賽。
三、對方亂打亂踢,擊臍即解
如果對方不按常規的拳打腳踢,一般的練拳者確實由于經驗不足而難以防守,故有“亂拳打死師傅”之說。拳架中有個“摟膝栽捶”的拳勢,這個“摟膝栽捶”化解對方亂打亂踢的效果較好。
說時遲,那時快,左手或摟或架化之,同時松腰沉胯的帶動右拳自上往下對準他的臍中腹部螺旋沖去,對方被擊打之后如泄氣之球,當場癱倒,有的人甚至抱腹喊痛。此技法也為制勝對方的招術之一,不過出于安全考慮,在民間較技和擂臺比賽中宜慎用。
四、對方擊肚,臂滾加肘即解
經過多次實戰的練拳者有這樣的經驗體會:對方擊打胸膛以上部位的拳、掌,比如沖拳打胸膛、勾拳打臉腮、擺拳打門面、劈掌砍鎖骨等等,看得較清楚,所以反應較快,格擋或掤捋、掤架滾等都方便化解。
如果對方冷不防的一個右插拳或右勾拳擊打小肚,就不容易看得清楚了。看不清楚,防守的反應自然跟不上,加上防守小肚部位的難度要比胸膛以上部位的難度要大,選擇有效動作的余地不多。
遇到對方是這樣的打法,說時遲,那時快,松腰轉胯往左帶動松肩垂手的右臂滾擊對方的右小臂,上身由正面轉為側面的還擊對方,是以橫化直的打法;接著右腳進半步插對方中門,順勢用右肘尖擊打對方的小肚或右肋。
此技法也為制勝對方的招術之一,不過出于安全考慮,在民間較技和擂臺比賽中宜慎用。右臂滾擊的動作來源于大架中“搬攔捶”的第一個拳勢,肘擊的動作來源于快架中的“踢腳白鶴亮翅”、“翻身肘擊撇身掌”的肘勢。
在此指出,太極拳外形動作的“招”要和內勁內功的“術”相合一起,太極拳重在以勢、勁勝人,沒有松沉、松軟、剛柔相濟功夫的攻防動作是“招式”,而不是“招術”,是假太極的東西。
再有需要知道,技擊的基本素質是意志、膽略、反應、速度、技術、技巧、力量、體能、戰術和抗擊打能力這十個方面,所以說實戰較技不適合年紀較大和身體條件不夠好的太極拳愛好者了。
推手、散手對練不是技擊實戰,是懂勁和拆招的功課,可以提高太極拳的層次和技藝,年紀較大和身體條件不夠好的太極拳愛好者也能練習,養生和技擊都要講究“心靜體松”的層次和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