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極拳教學中,呼吸是一門學問,想要練好太極拳的內功,我們就要從呼吸開始學起,那么我們該如何學習太極拳的呼吸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述一下當中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大家可以有所學習。
學習太極拳的呼吸,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自然呼吸階段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學或習拳兩三年者均應采取此種呼吸方法。修煉太極拳時,按自己平時的習慣,自然呼吸,不必受動作約束。動作時,當吸則吸,當呼則呼,一切通暢自然。
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 “重形不重意”,“練形不煉氣”。如過早的關注呼吸配合動作,易出現憋氣,對健康和學動作不利。本階段,應著重用心把握好動作規格,把動作學準確,將功架學扎實,打好形體基礎,這是學好拳的關鍵一步。
在這一階段的學習當中,主要已正常呼吸為主,注意呼吸的均勻。
二、意識介入呼吸階段
是指在自然呼吸習拳的基礎上,意識適當介入呼吸與動作的配合。本階段,拳架應比較熟練,打拳完整協調,連貫圓活,和諧流暢不“斷勁”。
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以意導體”,“以體導氣”,“開關利氣”。形成“先外后內”,“以外導內”之拳勢。
這時,意識能夠主導整體動作的部分要素,大腦皮層可以兼顧呼吸運動,在意識的引導下,對一些簡單和開合明顯的動作以呼吸配合。
這個時候的呼吸,就是需要運用意識的支配,使呼吸和動作基本協調。
呼吸時,采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動作開始時吸氣,動作完成時呼氣,即“開吸合呼”。并在套路中逐步增加呼吸配合動作的比例。
進而,按動作要領,反復修煉,以形體引導,促關節經穴開啟,達內氣流注,使呼吸與動作自然結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勢呼吸”(這時,意、氣與勁、形還不夠協調統一)。
本階段,仍不要太注重呼吸配合動作。正確的做法是,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切記“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
三、拳勢呼吸階段
“拳勢呼吸”是指呼吸與動作(肢體的展收、勁力的蓄發、攻防意識的表現等)緊密配合的呼吸運動,是習拳達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種呼吸方法。
本階段,動作已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動作規范,已由“以外導內”,達“以內引外”的拳法要求。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以意御氣”,“以氣運身”,“重意不重形”。
這時,意識已是主導整體動作各要素的主帥,在意識支配導引下,形成呼吸配合動作,動作導引呼吸的有機結合。真正做到了“意到氣到,“氣到勁隨”、“內外相合”,與神、意、氣、勁、形相統一的,有序的完全拳勢呼吸。
呼吸要以鼻吸氣,以鼻呼氣或口鼻同時呼氣,不可用口吸氣;呼吸要深、長、均、細、緩;呼與吸交換時,有個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短暫過渡。
此時,呼或吸要柔緩、輕細、圓滑地自然換接。呼吸的基本形式是“氣沉丹田”的腹式呼吸。
呼吸的基本規律
動作時肢體上舉,后收時吸氣,向下向前時呼氣;胸腔舒張時吸氣,胸腔收縮時呼氣; 隨勁力蓄收時吸氣,隨勁力發放時呼氣。
在發明勁時,一般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先借氣蓄力,再以氣催力。即結合肢體動作,吸氣聚力于丹田;發力時,借助呼氣催促,將內蓄的氣感、勁力爆發出去。
本階段,以拳勢呼吸為主,自然呼吸為輔(起調節作用)。太極拳不是按呼吸規律編排的,呼吸與套路結構不可能處處相配合。練拳時,絕不能因動作而限制呼吸。應銘記“氣以直養而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