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手,是太極拳中的基本技法,我們想要提高太極拳的學習水平,就需要從太極推手開始學起,當然這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基本功之上,那么關于推手的學習,我們需要知道哪些步驟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做簡單的介紹。
了解太極拳的學習步驟,我們需要先知道它的基本分類。
太極推手按其手法的不同,可分為單式推手、四正推手、四隅推手(大搌)及開合推手四大類。單式推手是為進入四正推手作準備的基礎練習,其動作比較簡單,每式推手所使用的手法只有掤、捋、擠、按中的一種或兩種。
四正、四隅推手
四正推手是太極拳的基本推手法,是掤、捋、擠、按四種手法綜合運用的產物。這四種手法一般用于從正面對敵進攻或防御,在技擊中使用多,俗稱四正手。
推手學習的第一步,我們需要掌握四正手的學習方法。
四隅推手是太極拳推手的高級形式,就使用的手法而言,它不僅全面地運用了四正手,而且也完整地運用了采、挒、肘、靠四種手法(俗稱四隅手)。在推手或實戰(zhàn)中,當與對方距離過遠,伸手不及敵身,或者相距過近而兩身相貼,致使掤、捋、擠、按手法無法施展時,就需要采用上述四隅手法,以補四正手法之不足。
開合推手
開合推手就是以開合手法進行的推手形式。所謂開合手法,就是兩人互以右手與對方的左手相搭,然后左右兩手既分開又合作地作攻防運動。這種推手法沒有規(guī)定的套路動作,是在四正推手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基礎上隨意運用的。
如果練過四隅推手,還可將采、挒、肘、靠手法運用進去,當其與活步(爛踩花)相結合時,就成了無限靈活的散打了。
所以說,散手的學習,是建立在四正、四隅推手掌握好的基礎上的。
太極推手按步法的不同,又可分為定步推手,動步推手與活步推手三大類。
定步推手是兩人站定一種步型互推,雙方只準在原地作弓步、坐腿以推動身體進退,不許挪動腳步。
動步推手是遵循一定的步法(包括動步順序,步數等)移動腳步,并結合四正手法互推。
活步推手通稱爛踩花,在推手時,雙方可以根據技擊需要隨意走動,使用的手法也不受任何限制。這是兩人懂勁功夫達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進行的。
練習推手的程序是:先習定步推手,次習動步推手,后習活步推手。
在定步推手中,先習單式推手,次習四正推手,再習開合推手。
在動步推手中,先習動步四正推手,次習動步開合推手,后習四隅推手。四隅推手沒有定步,它必須與動步相結合,但它的步法是特定的,與四正推手的動步步法不同。
單式推手傳統不作動步練習,但并不是說它不能與動步相結合,如果學者要作動步練習,可在動步四正推手之前習之。
待四正、四隅手法和各種動步步法熟悉之后,才能習活步推手。活步推手原無專門練法和固定架式,只要懂勁功夫到了一定階段,自然水到渠成。它不僅隨意運用各種步法,也隨意運用各種手法。因此,一般在練習時只采用開合手法即可,因為在開合手法中已包括了四正和四隅的手法了。
學練推手,初時應當心意一擴大身手動作,使肢體得到充分的揉動鍛煉,速度從慢,用勁從輕,使一往一來,有較多的機會練習聽勁,也有較大的動作位置,這樣,才利于體察著法的用意,做到不丟不頂,粘走相隨。
這一步的基礎功夫打好了,才能順利地學到真正緊湊的功夫,并做到“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十三勢行功心解說:“先求開展,后求昆湊,乃可臻于縝密矣。”這是前人練拳的寶貴經驗總結,盤架子也好,推手也好,都是適用的。
在太極拳的訓練體系中,套路技術訓練是知己的功夫,推手技術訓練是知人的功夫,也是檢驗太極拳技術水平的一種途徑。在太極拳套路技術訓練和推手訓練過程中,對身體各部位都有嚴格的要求,對運動變化的合理性有諸多要求,技術的規(guī)范是必須遵守的,其中“立身中正守規(guī)矩”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