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技擊,是太極拳的靈魂所在,學好技擊,對于太極拳的學習具有重大的意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我們如何可以學好太極拳的技擊,相信通過下文的介紹,大家會對太極拳技擊的學習有所進步。
關于太極拳技擊的歷史,是有很多出名的人物的,他們講一直被歷史記載。
太極拳走過了創立、發展、中興與成名之路,楊露禪以“手捧太極震環宇,身懷絕技壓群英”之國粹擊技,開啟了太極拳中興之門,創立了楊式太極拳。楊班侯真功打天下,楊建侯武德譽華夏,楊澄甫無私傳天下。
他們的推手精妙絕倫,名震中國武壇,技擊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太極拳的威名及發展是靠技擊打出來的。技擊是太極拳“精粹、主要的部分”,是太極拳的靈魂。
所以說,學習太極拳,技擊是必須要掌握的一門技法,這是我們學習太極拳的核心要求。
(一)盤好架子
太極拳的特性在于他具有攻防技擊性。盤架子必須“一練順、二練勁、三練巧”,要弄明白每招每式的用法,從攻防實戰出發,增強攻防技擊意識,把精氣神演練出來,把舒展大方、連綿不斷、柔中寓剛、剛柔相濟的特點演練出來。
太極拳的技擊性與健身性是一致的,是相互滲透,相互為用,互為補充的。動作規范了、到位了,技擊性能就體現出來了,健身效果自然就在其中。
(二)練好推手
太極拳的技擊有其獨到的精妙之處,要想掌握太極拳的技擊,就須習練推手。推手舊名叫打手或揭手,近代還有稱作揉手的。
推手的練習,是太極拳學習的提高階段,也是我們懂勁的階段,這是為技擊的學習做好鋪墊。
習練推手,方能從中體悟“粘連黏隨”、“不丟不頂”、“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方能徹知“聽勁”與“懂勁”。“懂勁”是在推手實踐中由“著熟”漸悟出來的,進而“階及神明”。
了解和掌握了“著熟、懂勁和階及神明”這三個階段的深層內涵,全面理解了太極拳的拳理拳法,方能深探太極拳技擊的博大精深,無窮奧妙。
(三)拳架基礎
推手與技擊是太極拳術的麗駕馬車,要并駕齊驅,相攜共進。習練拳架是知己功夫,習練推手則是知彼功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推手既是技擊深化提高的階梯.又是高層次健身的手段,還可以檢驗拳架的正確與否。以推手技擊之要,給予科學的規范,使之深化提高,真正成為功夫,隨時拿來應用。
一個太極拳習練者,打了幾年十幾年拳,有條件練推手而沒練,實在是一大缺憾。分析不練推手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幾個方面:有的只求健身而不練;有的怕難而不練;有的不想“打架”而不練。
上述那些不愿練推手的諸君須知,技擊推手是高層次的科學健身之法。說它難,其實并不難,貴在持久破難關。更何況,習練推手是求得自衛防身、扶弱抑強真功夫的有效手段。
要練好推手技擊,必須請明師指點,堅持苦練,徹悟真諦,寬宏大度。藝高而不彰顯,功深而不輕浮,成就德才兼備的太極高人。
拳勢是基礎,推手是階梯,技擊散手是發展,是深化。要全面理解,深入體味,認真悟練。
在火器快速發展,冷兵器退居二線,技擊遭到冷遇的當今,作為武術的太極拳,對于加強國防建設,維護社會治安,搞好安定團結,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隨著太極拳運動的蓬勃開展,太極拳健身運動定會沿著中興發展的軌道,健康地向前發展;隨著人們對太極拳理法和技擊內涵的理解與認識的不斷提高,太極拳技擊推手活動,必然會沿著推手技藝的階梯,攀上更新的峰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