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太極拳,是講究方法與技巧的,想要學好太極拳,就得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述一下學習太極拳的合理方法,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并能在實踐中得到運用。
太極拳的學習,我們需要從架子入手。
一、科學的架子
太極拳的架子,嚴格的說來,與其他拳術相比沒有什么大的區別,對于身法的要求上也沒有十分的特別之處,但是對于腰部及脊椎的運用那是有著獨到之處。其要求腰部要松塌,襠部撐圓,脊椎挺直保持重心的垂直,這樣就極大的使得人體的中心下移,如同生根。
從這里一點上可以看出,太極拳巧妙的運用了幾何學和物理學。兩臂的運動,在沉肩、墜肘的基礎上,如同兩根軟鞭,圍繞脊椎進行圓弧運動。圓弧運動的特點就是使其產生離心力和向心力,這樣運用很小的力就能產生很大的效果。
所以說,對于太極拳架子的學習,我們要理解好圓弧的特點。
盤架子,有叫練拳架,也叫練套路。一套拳術一般由無數個拳架子組成。每個拳架子都有自己的使用招數,有自己的獨立性,又有相互的聯系性,整個套路就是無數個招數的組合。
所以說,練習好架子也是對招數的練習。太極拳的盤架子一般要求先慢后快,然后由快到慢,這樣反復的進行練習,對于每個架式進行拆開練習,達到對每個架式都融會貫通,對于每個招數的運用達到隨心所欲。太極拳的架子練習有以下幾個步驟:
1、松靜的練習
松靜的練習是練習太極拳的基礎。首先“靜”講的是要靜下來,使大腦排除一切雜念,意識集中在練習拳術上來,一舉動則要在意識的支配下運動,這就是太極拳練習時所講的用意不用力的說法。“松”講的是用意念支配四肢關節及肌肉群的放松,化掉原來的僵硬之力,使氣血達到四梢。
放松是我們學好架子的前提條件,不講究放松的架子是沒有內涵的。
“松”的練習,要在大腦意識支配下有的放松,不是無意識的放松,是運化僵勁,靈活關節、肌肉群的運動,也是培養纏絲勁、彈簧勁的關鍵。太極拳所講的“化僵為柔,練柔蓄剛”就是在“松”的練習的基礎上練成的。
2、八法的練習
八法既是太極拳的骨干,太極拳每個門派都遵循八法。八法之中棚是基礎,是關鍵。捧法:貫穿于太極拳的始終,貫穿于太極拳的每一個招式。捧法的產生是在人體關節放松外撐,拉動肌肉群產生的,是由里向外的一個勁,是一個無形于招數的勁,也是太極拳的實戰接手常用的基礎方法。捋法:是在捧住對手后借對手之力,順勁捋帶。擠法:是在捧住對方的手后,用手或臂將對手擠出。按法:是在捧住對方的手后,用自己的雙手由里向外推出。采法:既拿法。是在捧住對方的手后,順對方的勁將對方采住。列法:是在采住對方后,向左或右突然法力將對手列出去。肘法:肘法的運用很多,是近距離時,采住對方或被對方采住時運用??糠ǎ嚎糠ǖ倪\用也是近距離時,捧住對方化掉對方的勁路進步利用肩、臂、臀、背進行靠打對方。
“八法”貫穿于太極拳的每一個招數,而且不是孤立的,每一個的勁路都是隨著對方的變數而變化。“八法”的的練習,首先進行單勢的練習,然后兩個或者幾個勁路聯系起來進行練習,久而久之就能熟能生巧。
3、“五行”的練習
“五行”的練習,不單單是對于步法的練習,而且是對于身法、手法的綜合練習。“五行”之中“定”為關鍵,“定”的練習也就是樁功的練習。一個練拳多年的拳師,與對手搭手后被對手輕輕一撥便飛了出去,這就是沒有樁功的表現。“進”、“退”、“顧”、“盼”的練習都是在“定”的基礎上進行的。進退顧盼步法的運用,是在手法的配合下進行,并不是孤立運用。太極拳拳架對于步法的要求十分的嚴格,避免重心的雙重。始終保持著腿部重心的靈活性,保持者進退的靈活。與對手的搭手后,八法的運用必須在五行的配合下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夠巧妙的發揮身體的整勁。
4、單式練習
一套太極拳是由無數個單勢組合而成。對于每一個拳勢的練習必須要融會貫通,首先要擺正架勢,然后要順其勁路,后要掌握每個架勢的功防含義。單勢的練習,雖然干枯無味,但是對于太極拳系統的功法將是一個基礎。
5、組合練習
太極拳的單勢練習成熟后就可以進行組合練習。組合練習的原則是:使每個拳勢有機的結合起來,做到首位呼應,既前一個拳勢的收勢是后一個拳勢的起勢。這樣練習就能達到連綿不斷的效果。
二、帶拳
帶拳是在練習完一套拳術后,有老師在前面,學生在后面進行帶領練習。關鍵的是進一步的掌握整套拳的快慢節奏,調整拳術架勢,身法的正斜,步法的高低,手法的開合。通過老師的帶拳,學生的架勢才能規范。帶拳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在老師長期的帶拳的情況 才能逐步的完善太極拳的整套拳術的演練。
三、拆招
拆招主要講的是拳術的具體運用。太極拳的招數可以說由無數個招數組成,每個招數既有著獨立的用法也有著相互聯系的用法。對于太極拳一個招數的應用,可以理解為無數個用法。這一點也說明了太極拳為什么出現眾多門派的原因。太極拳拆招的練習,包括以下幾種練法:首先為配套練習,然后為散推手練習,后為技擊練習
四、內功的練習
大凡練習武術的人都知道,內功的練習是提高技法得的關鍵,不論是哪個門派,內功的修煉雖然方法不同,但是都把內功的修煉作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所謂的:“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就是說的這個問題。太極拳有著獨特的內功修煉方法,尤其對代脈的修煉,更體現了太極拳的陰陽學、經絡學的結合。太極拳的練意、練氣、練神、還虛的一套內功的練習方法是科學,是符合中醫的養生學的。太極拳的練習中后一個練法就是帶功練拳,經過長期的帶功練拳,功夫會大增,有一種萬夫不擋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