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太極拳勁力的練習,我們需要把握好開合的關系,對于這兩字的理解,相信初學者不知道如何去理解。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一講這開合的含義,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可以讓大家對太極拳有進一步的了解。
首先,我們先從字面上來理解兩者的含義。
所謂開,是伸放開展之意;所謂合,是引、蓄、化、屈、收之意。所謂開合,即是太極拳中的一陰一陽,一剛一柔,一蓄一發的概稱。
開與合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是相輔相成的。如欲開必先合,有合則才能開。開與合概括了太極勁這個統一體中的兩個方面。
我們只有從內在去把握兩者的關系,并巧妙運用到太極拳的運用中,才能真正將其理解。
開合勁是引發雙重之意,它無論在練習套路、推手、散打中處處皆用,因為套路和推手,一動周身各部位都處在一開一合之中,所以對開合要有足夠的認識。
陳鑫曰:“動靜循環,豈有向哉!吾所謂一動一靜,一開一合,足盡拳中之妙。”“一開一合妙無微,上下四旁成化機。
縱有六子具巧舌,也難描寫雪花飛”。“一開一合,變化無常,虛實兼備,忽現忽藏”的過程,都是形容周身開合的精論。
掌握好“開合”的運用,自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妙處所在。
而且有很多哲理存在其中,用無論多么巧妙的語言描述,也難以窮盡奧妙,真可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故陳鑫用“縱然六子具巧舌也難描繪雪花飛”來概括,其含義是何等地深刻啊!即使歷代的圣哲和語言大師,如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他們也難用語言表達和描述太極拳開合中的微妙和美景。只有自己狠下功夫練習,在實踐中去仔細體會方可明白。
開合首先是建立在合的基礎上。欲開必先合,只有合的好,才能開得有力,并迅猛透徹。合得不好,則開得無力、生硬,速度也不快。
故未開非先合好不行。合,不是單純的上肢縮, 是心、意、氣、形、神一起合住。心意一合,四肢百骸,肌肉、精神無一處不合。猶如卷炮一樣,炮卷的愈緊,爆炸的聲音越大,這和發勁是一個道理。
勁蓄(合)得好,發勁時就自然、剛猛、迅速、有力。
發緊時要注意,心是主導,是統帥,心意一開,周身上下無不具開,這樣才能心到意至,意往形催,氣隨勁達,發勁擊敵才能落點清晰,無堅不摧。
只有以意統率走架及推手中的開合之勁,才能周身之氣無所不達,并且英氣浩然。
開勁,勁先由腳跟而起,腳在蹬地時,五指和腳掌要抓住地,腳后跟隨之用力,使腳心橋空,腳心涌泉穴要虛,這樣在蹬地向上沖時,才能借助大地的反彈力,發勁才能威力無比,下盤穩固,動作才能天機靈應。
發勁后則周身恢復松柔穩固狀態。發勁時腳內側為主為實,外側為副為虛,繼而內勁上行于腿,貫于腰,然后達于梢節。
發開勁時,要在適宜范圍內,因開勁是周身之勁,剛猛迅速,節奏短促,打擊目標距離不宜太遠。
遠則非但不能及敵之身,反而自我落空失勢,致敵乘我之隙,擊我之虛。
為了使合勁由圓活緊湊,引進落空之效,和勁時須沉肩墜肘,含胸塌腰,氣貼脊背,發勁是一呼一吸一瞬間,切莫遲疑蚩滯,滯則氣柔勁散,發擊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