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提高太極拳,我們得從功夫的質量抓起,這樣我們才能學得更加扎實。那么我們如何可以提高我們學習功夫的質量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幾個要點,希望通過本文的閱讀可以使讀者的太極拳學習有進一步的提高。
學習太極拳,一定要講究方法和效率,有針對性的學習才能更快的提高。
一、重在“精”字,不重“多”字
在初學時,許多人求快,求多,前動作沒到位就想學下動作。吳式剛學完就想學陳式,拳架剛練就想學器械,本門拳種理論未了解就學其他拳種理論。
初學老師沒學透析,就找別老師學方法等等。這些都是初學者普通存在,求多,求快,求速成的大偏差。就這些問題,使大部分練太極者走了大彎路,造成“消化不良”。這不但影響提高質量,對健身效果也會降低。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注意這些點,不能急于求成。
精明的學者,以質量為起點,重內不重外,重正確不重數量,重要點不重速成,上式沒掌握不練下式,套路未達到要領不學器械,本門未熟練不學另外拳種,未經本師同意不進外師圈內練習。
要踏踏實實地把自己本門功夫練熟,練精,并在老師基礎上發揚光大本門拳種,為光耀本門功夫出一份貢獻。
二、重基礎不重“實用”
許多練太極拳者,對基本功不夠重視。這與外家拳練習者的區別,外家拳很重視基本功。因為外家拳大部分由多種基本功組成。但練太極者往往套路未完練推手,推手剛會學散手。
這些都是太著急的表現,急于求成只會讓我們魚與熊掌皆不可得。
在練拳架時也輕描淡寫走過。見有人就想推手,定步劃圈剛會就想拆開互推,搞刺激,求輸贏,這是普遍存在著一個誤區,一個技術含量較高藝術,沒有扎實的基本功不行,是上不了中,高層功夫。基本功是提高功夫質量的基礎,也是走向高質量的根本途徑。
所以練太極者,需要把練基本功作為入門要點來練習,天天練,刻苦練。太極功夫的基本功主要出于拳架與推手,詳細學習《吳氏太極秘宗》。各式拳種的基本功都有不同點,但大部分相同,本文略談其他拳種基本功。
三、重意不重力
初練太極拳的人,都用力氣,練拳架時全身僵硬,特別是雙手發硬,推手更不用說了,只要對方力氣比自己小,我就一往向前地用力把他推走。古人言“力是萬能功”。力氣既能加強功力,又能阻礙功夫上進。
初學者往往把力氣用在不該用的對方出現,有功夫的人把力氣用在該用的地點上,使用多少力就放多少力,絕不多用與少用,所以初學者在練拳及推手的時候,把力氣先存放起來,把意念,意識,注意力來伴隨著每個動作的始終,用意識控制心靜,控制不用力,“先有心、后又身”。
排除一切干擾,使自己在輕靈圓活的游樂場中行走。特別在推手練習時,有意識控制用猛力向對方進攻或抗擊對方進攻,這也是將來成為太極拳師的必備條件之一。
四、重向后不重向前
向前是人類正常規律,對武術一點不懂的人,也會用氣力把對方向前推的動作,要想把對方往自己背面弄出,那就要學,就要練。一個練武者,如只知道往前打,不知道往后打,算不上一個高手。
往前打需要大力氣,又無法借力打人,往后打,可用借力打人,自己就能少用力,功夫越高自身就越少用力,這就是武林高手。
但對一個初練者,首先在思想上有一個意識,不管在練拳架還是練推手,總把自己往后練的基礎下扎實,特別在推手時,向前推對方出去的意識要減弱,重點練往后拿、發對方的技巧。
可目前社會上有許多人專練把對方推出或摔倒,這需要力氣與摔跤技巧,沒有一定力氣的人,很難做到這點。如果能把往后的功夫練好,就能對付同等級別的進攻者,還能達到使一般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練往后要解放思想。因大部分練武人都以贏為榮,以攻為強,以站立不動為光彩。可練往后的拳手,初練時往往是被人推、打、退及倒地等不光彩之舉,在這些不光彩之舉堅持練習的人,需要信念,勇氣。
思想一定要解放,不然很難會堅持練,很難達到這境界,那就很難練成往后的上乘功夫。
總之,提高太極功夫質量的要點很多,本文不作一一講解,以上四重點如能堅持,一定能出成績。具體詳細內容,都在《吳氏太極秘宗》書中,洪老文章已明確指明,望各位同仁認真多學,默識揣摩,把自己一天的空余時間交給太極拳!
認認真真地學,扎扎實實地打下基礎,老老實實地練下去,功夫會有的,質量也會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