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的理論思想在太極拳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對此,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孫子兵法》的相關理論說法,這樣,我們才可以更好的將其與太極拳思想相結合,才能學到相關核心的東西,對我們太極拳的提高也會有更大的幫助。
《孫子兵法》的理論在太極拳基本技術和技法中的體現
《孫子兵法》與太極拳技擊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兩者思想共通之處頗多。
太極拳的技擊戰略思想,體現了《孫子兵法》的“兵形像水”“因敵制勝”“善用兵者,有如常山之蛇”的戰略思想。
《孫子兵法》接受了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在《孫子兵法•虛實篇》中提出:“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無常式”,就在于兵法的變化多端,讓敵人琢磨不透,從而有效打擊。
借水的適應性來比喻用兵要根據客觀形勢,從而得出“因敵制勝”的戰略思想,在武術的技擊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王宗岳的《太極拳論》強調“舍己從人”。《打手要言》指出:“所謂一氣呵成,舍己從人,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也,須要從人,不要由己。”
從人則活,由己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彼不動,己不動。
所以說,我們要注意對當前局勢的分析和利用,不能輕舉妄動。
彼微動,己先動。以己依人,務要知己,乃能隨轉隨接。以己粘人,必須知人,乃能不后不先。
“舍己從人”“以柔克剛”都是太極拳深刻地領會了《孫子兵法》中“兵形像水”、“因敵制勝”思想的智慧結晶。
《孫子兵法》的“善用兵者,有如常山之蛇”的戰略思想,在太極拳的推手中得到了出色的體現。
中國古代兵法學對武術的指導和影響廣泛而深刻。《孫子兵法》是古代兵書中有影響的經典著作,在當今激烈競爭的時代,《孫子兵法》被戰略家奉為珍寶,武術界、科技界、經濟界及商界都在精心研究,有識之士都稱《孫子兵法》為“超越時代的經典”。
美國波音公司副總裁斯蒂芬•默瑟(中文的名字叫“馬上”,曾在通用電氣公司任教育部經理30多年)就學習過《孫子兵法》,他說:“盡管《孫子兵法》是2000多年前寫的,但是現在仍有很大的價值。我讀《孫子兵法》是創造性閱讀,將兵法與商業運作相結合。
比如孫子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實際就是告訴企業管理者必須考慮周圍的商業環境,什么競爭可以參與,什么競爭不可以參與。”
《孫子兵法》的威懾全勝戰略,今天正在成為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的戰略思想。
武術作為一種滲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技擊術,全面吸收了《孫子兵法》的戰略戰術思想,作為武術技擊理論和技擊方法的指導思想。
在武術競賽套路即將進入奧運會,武術運動蓬勃發展的今天,深入研究中國古代兵法學。
特別是深入研究《孫子兵法》對武術的影響,努力繼承優秀傳統武術,發展創新武術,把武術推向世界,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造福于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