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初練太極拳的人來說,往往會因為方法的不正確導致自己身體的損傷,對此我們需要加以重視,普遍的就是會傷到自己的骨頭。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太極拳在什么情況下練習會傷到我們的骨頭,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極拳雖然動作比較柔和,招式也講究緩慢,但終究也有勁力的練習,難免會產生誤區導致損傷。
傷骨
傷骨是因為姿勢不正確或動作不慎帶來的損傷。比較突出的現象是腿部受傷,特別是膝關節。
一方面,因腿部力量和運動機能本來就是人體較早退化的部分。
在此基礎上,我們要有計劃性的鍛煉自己的基本功,要合理。
另一方面,加上長期半蹲式的運動負荷,或過份追求姿勢高低變化的難度和強度,以達到“出奇制勝”的藝術效果來提高成績。
如競技太極拳旋體后單腿落地等,都會對運動員腿部帶來極大的損傷,甚至不得不打封閉針參加比賽。
這樣就更容易造成腿部機能較早的退化、骨傷或后遺癥疾病。
所以說,學習太極拳一定不能大意,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適得其反。
對太極拳要領掌握不準,在運動中如膝過腳尖、左右轉腳膝部用力、進退步實腿膝部過低(或跪腿)等等現象,也都容易形成明顯或慢性的骨骼損傷。
這些都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注意,對太極拳運動的性質和內涵應給予深刻的思考、研究,并回歸和賦予太極拳本來的真實面貌,使之朝著健康的道路承傳、創新和發展。
對太極拳運動的本質認識不足
人的長壽健康秘訣,是因時循序,合乎自然的四季生息勞作;喜怒哀樂,七情六欲應符合人性和倫理的生發和平息,既不是放縱,也不是壓抑。
其身體的鍛煉,也應與人的生長規律相適應,超負荷的鍛煉,逆勢而為強求奇效,雖能一時得到體能極限的閃光點,但同時也將給身體帶來重創和戕害生命。
還要不斷完善個人心態修養,不以功成而懈怠、不以名就而驕奢,保持生活鍛煉之常規,則疾病可遠離,衰老可延緩。
太極拳的運動機理,正是因循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大自然規律,融匯了太極陰陽動靜互養的生機,成為內外兼修,養生與技擊融為一體的科學運動方式。
事實上,只要我們真正按照太極拳的運動原理去體悟去實踐,掌握太極拳的基本要領。
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有規律地修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就不難走出誤區,從而避免因運動不當所帶來的損傷和疾病。
這樣,我們鍛煉的初衷——技擊、鍛煉、養生、健康、益壽,終方可兼而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