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極推手的學習中,有許多技巧是要我們掌握的,但是對于初學者而言,可能并不是太容易理解當中的術語,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當中簡單的兩種:“聽勁”和“舍己從人”,希望大家可以明白。
但從字面上,這兩句話不難理解,大家都可以說出個所以然。
所謂舍己從人是指練拳時,尤指推手練習時之心態,為什么要保持這種心態呢?
因為唯有在推手練習時保持這種心態,才能做到沾、粘、連、隨,不丟、頂。而沾、粘、連、隨,不丟、頂,正是衡量聽勁好壞的指標。
正因為這樣,也體現了太極拳的包容的思想內涵。
而聽勁又是什么呢?聽勁是一種透過身體表面肌膚之接觸,進而察知對手心中意圖之能力。
在此處,我引進現代物理學中的一些知識與觀念來說明它。
首先,是振動與諧振的觀念,在力學、電學與光學中,都有著振動的觀念。
對此,如果不了解,我們可以看下面的舉例。
如一根張緊了的琴弦,我們以指頭撥動它,它就會振動而發聲;若旁邊有一根基本振動頻率完全一致的弦,那么此時就會產生所謂共振或諧振的現象,使得這第二根琴弦發出一樣的聲音。
其次,我再以無線電收音機或電視機作例子,若以調幅(AM)廣播為例,若收音機天線接收到的微弱訊號,經過本地的調諧器接收,讓特定的頻率進入高頻放大器放大后,再透過超外差降成中頻,再解調成低頻訊號。
送入后級功率放大器,經過喇叭發聲,使得我們可以聽到發射臺所發射的聲音。
在此,本地的調諧器接收,就一如上述的諧振現象,也就是太極拳的沾、粘、連、隨,不丟、頂;能聽到發射臺所發射的聲音,就是太極拳的聽勁。
也就是在本地能收到遠處發射的原音,亦即經過接手與對手的動作諧調而察知對手心中之意念。
再者,我們更可以引用電視的同步觀念,有學過電視原理的人都知道同步的觀念,電視的的畫面可用圖場與圖框來形成動畫,但每個圖場與圖框又有許多掃瞄線。
隨著制式的不同,NTSC與PAL的圖框數與掃瞄線數又有不同,不論如何,各個制式,它各有特定的垂直同步訊號與水平同步訊號,若是同步不良,電視的畫面就紊亂了,若是同步正常,電視就能把發射臺端所收到的畫面完整的呈現出來。
在此,同步訊號就是太極拳的沾、粘、連、隨,不丟、頂;而畫面完整的呈現出來,就是太極拳的聽勁。
至于,舍己從人呢?就是在接收端的調諧器,收不同的臺,就要把調諧器本身的頻率調到發射臺的同一頻道,否則是無法接收訊號的。
而這個頻道,是以發射臺為主,接收臺為從的。
所以若要聽勁好,自己為主的成見太重,是絕對不行的。
因此我們必須經由舍己從人的心態來訓練推手,以便培養出靈敏的聽勁,進而隨時洞悉對手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