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小編和大家講述了太極拳內勁的四個方面,相信大家已經有了基本了解。今天小編再將其擴展,從“練拳和內勁的關系”來為大家繼續講解,以便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并在實際練習中得到運用。
其實,太極拳的招式都有其內在的深意,練拳和內勁的存在是分不開的。
太極拳是內家拳,因此習練太極拳的涵義必定是由外到內、由形到意、以意領氣、直至意氣合一,內勁即在其中了。
習練推手也是如此,目標并非是簡單的練到誰能把誰推出去,主要是通過推手的習練,感悟拳架中意氣的走勢及其內在的變化,使行拳時能有綿綿不斷、行云流水、收發自如的感受。
要想達到此效果,需要大家不斷的練習和摸索。
即使推手要練就的目標也是聽勁、化勁、黏勁,然后引進落空后的發勁,這四種勁的練就都離不開有深厚的內勁的支撐。
其實簡單的解釋,內勁就是能在一瞬間把體內所有集聚的力量集中在一點發出的能力。蓄力時上松下沉,虛領頂頸,將全身的勁沉至腳跟,如拉滿的弓,發勁時蹬腿立腰瞬間把勁集中至某一點送出,快如閃電,力如山崩。”那么這內勁是通過何種方式練出來的呢?
大家都很想了解,其實我認為很簡單,太極內勁肯定是通過“正確 ”的習練太極拳架而練就的。
畢竟,基本功練好了,才能走好每一步。
推手僅是加深對“正確”習練拳架的理解,更不可能是通過習練某些器械練出來的,因內勁與“僵、絀”的大力有明顯的不同。
內勁如何習練呢?
我認為關鍵是如上面所言:“打拳時首先要放松身體,消除常人身上的僵勁、笨勁、拙勁;其次是要排除日常瑣事的牽掛,消除雜念,使心態純靜如水,使自己“空虛”無物。”才能在練拳的過程中,做到“以意領氣”。
這里說的“以意領氣”,可能大家都在說,但練拳時真能做到,且做的較好的估計寥寥無幾。
因此,我認為練內勁要從正確的練拳做起??赡芎茈y講清楚,只能簡單的談幾點看法:
1、練拳時的所有外形變化都應該是有腳底通過各個關節的旋轉變化帶動而至指尖的,節節貫通,且重心在兩腳之間轉換,收則反之。
任何拳式中都不應有簡單的直線運動。
2、任何動作的變化,初練時應做到“意貫指尖”,并在指尖旋轉緩慢移動時“若有若無”的感到在“帶動或避讓”對方,且感覺做到“不丟不頂”。
3、在收勢中一定要不能簡單的把“氣沉丹田”理解為,將勁蓄在腹中,這樣不僅練不出內勁,還與身體有害。一定要做到上松下沉,通過旋轉用意把勁沉到腳跟,感覺應該如斜螺紋般下到腳底,并有下沉越深,反彈力越強大的感覺。
在放勢中,雖然我稱之為“意到指尖”,但其內在勁力的走向應該是:自然的做到上松下沉,通過旋轉用意把勁沉到另一腳跟,同樣有下沉越深,反彈力越強大的感覺。
總之無論“收勢與放勢”均是將勁蓄至腳底,為下一動作的變化提供自然的反彈動力,而且蓄的越深,反彈力越大,就如壓縮的彈簧一樣。
久之內勁會在此慢慢自然形成,這是一個意念及其集中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