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極拳的練習過程中很多的太極拳者都不能真正的掌握其中的關鍵點,導致在后期的過程都不能順利的進行。對于初學者來說,練習太極拳關鍵的就是基礎的學習和自身的悟性能力的高低,是覺得成功的關鍵。
對于初學者,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做渾圓樁。像這樣的名詞是比較的不太容易理解。
很多朋友以為這就是真正的渾圓樁了,卻不知少看了前面的“過渡”二字。為何有這樣一個過渡呢?目的就是為了盡快掌握渾圓樁的精髓。你兩手一抬,胸前抱圓,要不了多久,手臂開始發酸,很可能堅持不了多久,咬牙用力卻違反了松沉勁的原則,可是想放松一時半會又松不下來。所以有此一個過渡,讓你先找找放松手臂和肩關節的感覺。和松通樁一樣,肩關節也要沉要松。
在練習時,過渡渾圓樁以一至二個星期為宜,應當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正式渾圓樁上面,直至練出表里如一,內外渾圓的功夫。
在太極拳的練習中,需要把“正式渾圓樁”發出來,才是渾圓樁真正的意義。
正式渾圓樁練法:
在過渡樁的基礎上,姿勢不變,意念身前有一彈性十足的大氣柱,就好象商家搞慶典時的那種拱形的東西,我們想著是一根直的,一根彈性很強的氣柱,我全身用勁把它抱住,兩手兩臂抱,兩腿夾,氣柱反彈,橫向反彈,使我兩肘向左右分開,我用勁與之相抗;前后反彈,使我肩胛骨和腕前后撐開,我用勁與之反抗;橫向使我兩膝反彈,向左右撐開,而我同樣與之相抗。“抱不住硬抱”就是這個意思。需注意,該氣柱是向四面八方,無點不反彈的,也就是我全身抱住,它無處均在反彈,而我同樣無處與之抗衡,使整體處于一個似緊非緊,似松非松,外形不動,而內部無處不動的狀態。此時切切不可使用肌肉之拙力,而均是在意念之引導下形成的一種內勁,同時還要保持身體姿勢的絕對正確。形成上下,左右,前后,甚至無處均有的矛盾對掙狀態,并保持精神意念的集中,不可使勁丟掉。若一分神,則這種狀態丟掉,又要從頭再來,效果則大打折扣。
松通樁練得好,一抱便能感覺到身前有實質性的東西,好象身前確實有那么一個氣柱,有東西,而沒練好的,是幾乎感覺不到的。若有這種感覺,則練習起來事半功倍。
注意事項:
1不過分追求氣感,不需要其他意念,精神意念應在身體內部;
2剛開始練習的時候,自身的身體會感覺到不舒服,這是正常的現象。
3不僅形體處于矛盾,意與力也需矛盾,用意不用力,但又不是絲毫不著力,有力也,但非拙力,以意引之,似有似無;
4龍易渾圓樁既不同于中華渾圓功之渾圓樁,也不同于意拳渾圓樁。
前者以松柔養生為主;
后者以筋骨鍛煉為主;
龍易渾圓者則二者兼備,自然而然,內外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