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練習太極拳有強身健體的功效,也有技擊學習的特點。從有關的文章得知,學習太極拳的楊式太極85式,對自身的養生和增強體質有著顯著的效果。無論什么樣的太極拳只要認真的學,都會達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太極拳的練習需要我們花費長時間的學習,而且需要的是心靜很關鍵。
這相信是太極拳作為中國第五大發明對人類保健領域作出的又一巨大貢獻。
在中國武術界被冠以“太極少帥”美譽的傳統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傅清泉在接受《南洋商報》專訪時表示,傳統楊氏太極拳的練法是實腿轉根,實腿轉根對加強人體微系統循環、增強心臟功能有很大的助益。
我們知道,傳統楊氏太極拳85式的一些練法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循環能力。
實腿轉根的練法能夠調解內分泌,增強腎上腺的功能。這些方面對養生及促進性功能都有直接的作用。他坦言,以正確的方式勤練傳統85式對增強性功能有顯著的功效,凡是曾經苦練這太極拳85式太極拳的學員都有這方面的體會。
增強血液循環
“太極拳可增強性功能的原理也符合現代醫學的理論。以實腿轉根的練法還有腳底按摩的功能。人體的性腺就分布在腳跟的部位,練習太極拳時以實腿轉根,再加上虛實分清,毫無疑問對提升身體機能,改善健康肯定有顯著的效果。”
他說,練習太極拳的另一個重點是虛實分清,虛實分清配合實腿轉根,對增強心臟的血液循環也有很大的幫助。練拳時分清虛實,在整個練拳過程中,腿部的一松一緊能夠增強心臟的供血機能,使血液在體內的流通更加通暢。
練習太極拳,我們的大腿也能夠替代心臟的功能,而且練習的時候有3個心臟在工作。
他強調,實腿轉根及虛實分清是傳統太極拳養生的重要內容。
先練身后練功
此外,傅清泉在受訪時表示,太極拳是從道家哲學與文化衍生出來的拳種,道家文化崇尚養生,因此,太極拳強調的是練功先練身。先把身體練好,才能夠談練功。
“練太極拳先練好身體,然后再練功。前3年先練好拳,再3年,練器械,通過器械練發勁;第6年至第9年練推手,掌握聽勁、化勁及發勁的技巧;第9年至12年則練發勁。因此,太極拳是一套符合科學原理的完善運動體系。”
他表示,練太極拳必須循序漸進,練拳時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提到太極拳與站樁的關系,他表示,整套85式的太極拳就是在練樁功,太極拳練的是虛實樁。
“其實練太極拳無需特地練站樁,因為太極拳本身就是虛實樁,一般武術所謂的站樁都是雙重樁,雙重樁是外家拳練下盤的樁功,與太極樁不同。”
他說,練站樁主要是練下盤及腿部的力量,同時練站樁時靠意念可調整氣息,惟雙重樁的弱點是對循環系統無法起到較好的作用,而太極拳實腿轉根的虛實樁可加強循環系統的功能。
“太極拳其實沒有大架、中架及小架的區別,這是因人而異的。體格高大,步子自然較大,架子較低;個子小,步子自然較小。主要是拳架的架構對稱,整體能夠協調,每一式的手腳配合能夠到位,符合拳架的要求。這才是重要的。”
亂世中保留傳統內涵
出生于太極世家的傅清泉說,今次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選擇太極作為代表中國的武術,并在開幕式上集體演練,幾千人演練太極拳的壯觀場面令人嘆為觀止。他認為,這對太極拳運動的發展及普及,肯定會產生正面的促進作用。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選擇太極拳作為其中一項表演,主要是因為太極拳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屬于文化拳。它甚至被視為能夠與中國文化相對應的一種武術。
“京奧開幕式的太極拳表演將太極拳推介到全世界,這對將來太極拳的反展及普及肯定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從這一點來說,我對太極拳的發展前景是樂觀的。”
惟在談到一般社會各界對太極拳的認知及理解,他卻感到擔憂,“許多人對太極拳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不了解。許多人對太極拳的認知都是人云亦云,或是一味跟風,并不了解太極拳的傳統內涵。
“根據我多年在海外教拳的經驗,華人社會對太極拳一知半解,認為太極拳隨處可以學到,學習態度不認真,不懂得珍惜;反而是外國人,他們雖然有文化上的差異,但是對太極拳卻有一種執著,學習態度反而更認真。”
另一方面,由于太極拳流派多,在發展方面也引起一些問題。尤其是在對待太極拳的繼承與發揚太極拳方面,目前已經開始出現不健康的趨勢。
“我的祖父傅鐘文曾經說過,現在是太極的亂世,許多太極拳師喜歡標新立異,擅自改動太極拳的傳統內涵,以致出現了‘偽太極’。”
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百花齊放的情況固然是好,但是傳統的內涵不能隨意改變,我們在繼承與發揚的過程中,發揚與傳播的方式可以改變,但是,拳術傳統的內涵必須繼承。
“在太極拳發展的過程中,流派多不是問題,但是不能亂。有些所謂的傳人喜歡標新立異,擅自將傳統的內涵改動,創造出一套不符合太極原理的太極拳。”
他表示,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作法經常出現。例如太極拳是主張慢練的,但是慢練的不一定是太極拳,有些人甚至將武術的招術慢練,以為就是太極拳,其實完全不符合太極的原理。
“有些掛上太極的名號,但是卻不符合太極的原理,充其量只能算是太極操。甚至有人獨創了裸體太極、游泳太極的名目。擅改亂創造成了混亂,這些都是偽太極。這些現象的出現,很值得我們深思。”
目前資訊科技發達,有些人以為通過光碟就能學到太極拳,其實是不對的。學太極拳,少不了明師,因為太極拳的內涵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通過與老師的接觸,了解老師的思維,才能夠真正學習到太極拳的真諦及內涵。
“我們要懂得尊師重道,對老師有一顆虔誠的心,在老師的言傳身教當中,才能夠學到太極的內涵及真諦。從光碟學到的東西只是皮毛。”
不過,光碟對太極拳的傳承卻能夠起到輔助的作用。有了光碟,能夠將太極拳明師不同時期的拳架記錄下來,作為參考,這點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