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中的推手是必要的技擊技能,只有真正的掌握推手的要點才能把握住在技擊中占到一定的優勢,否則會失去先機。推手有很多練習方法,由于每個人對太極拳的理解不同,所以練習推水有很多的差異。
推手的練習需要把握住正確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去練習推手。
太極推手按其手法的不同,可分為單式推手、四正推手、四隅推手(大搌)及開合推手四大類。
單式推手是為進入四正推手作準備的基礎練習,其動作比較簡單,每式推手所使用的手法只有掤、捋、擠、按中的一種或兩種。
在這四種手法中都是運用于太極拳的正面進攻和防御,俗稱四正手。
四隅推手是太極拳推手的高級形式,就使用的手法而言,它不僅全面地運用了四正手,而且也完整地運用了采、挒、肘、靠四種手法(俗稱四隅手)。在推手或實戰中,當與對方距離過遠,伸手不及敵身,或者相距過近而兩身相貼,致使掤、捋、擠、按手法無法施展時,就需要采用上述四隅手法,以補四正手法之不足。
開合推手就是以開合手法進行的推手形式。所謂開合手法,就是兩人互以右手與對方的左手相搭,然后左右兩手既分開又合作地作攻防運動。這種推手法沒有規定的套路動作,是在四正推手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基礎上隨意運用的。如果練過四隅推手,還可將采、挒、肘、靠手法運用進去,當其與活步(爛踩花)相結合時,就成了無限靈活的散打了(太極散手另有套路可供練習,這里不談,待今后整理寫成專集)。
太極推手按步法的不同,又可分為定步推手,動步推手與活步推手三大類。
定步推手是兩人站定一種步型互推,雙方只準在原地作弓步、坐腿以推動身體進退,不許挪動腳步。
動步推手是要去遵循步法的推手,加上移動自身的腳步,而且需要四正手法互推。
活步推手通稱爛踩花,在推手時,雙方可以根據技擊需要隨意走動,使用的手法也不受任何限制。這是兩人懂勁功夫達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進行的。
練習推手的程序是:先習定步推手,次習動步推手,后習活步推手。
在定步推手中,先習單式推手,次習四正推手,再習開合推手。
在動步推手中,先習動步四正推手,次習動步開合推手,后習四隅推手。四隅推手沒有定步,它必須與動步相結合,但它的步法是特定的,與四正推手的動步步法不同。
單式推手傳統不作動步練習,但并不是說它不能與動步相結合,如果學者要作動步練習,可在動步四正推手之前習之。
待四正、四隅手法和各種動步步法熟悉之后,才能習活步推手。活步推手原無專門練法和固定架式,只要懂勁功夫到了一定階段,自然水到渠成。它不僅隨意運用各種步法,也隨意運用各種手法。因此,一般在練習時只采用開合手法即可,因為在開合手法中已包括了四正和四隅的手法了。
學練推手,初時應當心意一擴大身手動作,使肢體得到充分的揉動鍛煉,速度從慢,用勁從輕,使一往一來,有較多的機會練習聽勁,也有較大的動作位置,這樣,才利于體察著法的用意,做到不丟不頂,粘走相隨。這一步的基礎功夫打好了,才能順利地學到真正緊湊的功夫,并做到“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十三勢行功心解說:“先求開展,后求昆湊,乃可臻于縝密矣。”這是前人練拳的寶貴經驗總結,盤架子也好,推手也好,都是適用的。
凡志在培養技擊功夫而練推手者,應嚴格按照上述程序由淺入深,由基礎到高級,一步一個腳印地循序而進,切不可冒進,企圖速成。有人嫌單式推手動作簡單枯燥,不經鍛煉或稍事比劃便進入四正推手,結果由于著法用意不明,動起來四手分不清楚,身手步法配合失調,進退無度。也有人在定步推手尚未達到一定程度便過早地進入動步練習,結果上下不能兼顧,虛浮不穩。還有些人過早學習動勁,講求技擊實效,結果由于基本功夫不扎實,一動勁便周身緊張,運轉不靈,動作走不到位,處處滑過,或者形成雙重,演成互比力氣。凡此種種,不但不能正確發揮技擊作用,且嚴重地妨礙習者的進步。欲速則不達,為智者所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