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中的實戰不是有所規定的死方法,而是不斷的變化著的,因為對方也在不斷的變化,也不是你所想的一定步驟,要根據對手的變化而變化。
不應該以自己意想為主設計擊打的方法,應該根據對方的攻擊方法、變化,形成條件反射,發揮本身平時所練的攻防技術去擊打對手,或破壞、化掉對手的進攻,這才是技擊的真正功夫。傳統的通背拳講的迎擊補懈也是這個道理。就是在對手出擊時的空當等懈怠之處,迅速及時地擊打。迎擊的位置并不需要固定的手法、招式,要隨勢而發,隨意而動。
技擊的主要原則應該是,讓對手打不到你,而你能打到對手。
即使被對手打到也能減少或化掉對手擊打的力量,而不是用簡單的技術力量去拼打,直至雙方摟抱或造成兩敗俱傷。避實就虛,以巧制勝,這才不失中華武術的深奧哲理和博大精深的本色。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包含著上千年的歷史精華,涵蓋著儒家、道家、釋家、兵法、醫學等多種文化,是幾千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只有深入地研究,才能體會到它的精妙之處。
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的各個種類的武技早已傳入了中國,不斷的進行著滲透。
武術諺語是歷代武術先輩們通過實戰總結出來的理論精華。其中有“打人不露形”之說,也就是說在攻擊時,不要暴露出動作意圖,如仔細地運用現代理論分析,可以說心理、動作、表象三大方面都涵蓋在“形”字中,而在每個方面里又可以分出幾個小的表象等。所以說傳統理論要用現代理論去理解充實。
又如武諺說,“下乘功夫講力氣,中乘功夫講式法,上乘功夫講懂勁”。
理解是:
1.有簡單的技術動作主要拼打、力量、硬度、抗打能力等功力性的功夫為下乘功夫。
2.中乘功夫的理解是要以技為主不斷的變化,功力性只能作為輔助性的作用。
3.以功力和技法為基礎,更懂得動作的變化勁力,能掌握運用避實就虛、以功制勝的技巧方法為上乘功夫。
懂勁一般是指:
1.能夠運用內外相合的整體勁力。
2.能知曉化解對手進攻的勁力方法等。其實種種說法,都是為求達到自己本身的呼吸與動作的上下內外協調一致所發出的整體力,及能化解運用這種勁力。并不是說自己練出了整體力量,能發出整體力,或在推手及試手的時候能化掉對手的力就是懂勁了。
有些拳種的站樁就是在調息,使身體放松達到內外相合與神經反射協調一致,也就是協調性及所謂的整體力。太極拳雙臂相搭的推手,是在體會如何改變和化解對手發來的勁力。
懂勁,是習武者追求的境界。它所涵蓋的內容是多學科的,是武學這個大學科綜合性理論和實踐的體現。
我認為,懂勁要懂得規律、距離、時間、時機、方位角度、軌跡、解剖、節奏、心理、力學、醫學、兵法策略、訓練方法等多方面的條件因素。
每個因素都是相關聯的,怎么樣去掌握并運用這些所知道的因素問題,才能說你真正的知道什么才叫做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