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可以幫助我們修身養性。但是我們在太極拳運動的過程中,一定不能盲目的運動,這樣日復一日,只會不斷的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摧殘。那么如何才能正確的練習太極拳呢?在練拳的時候,就必須正確的運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日復一日的練習無論對于誰來說,都會吃不消的。
對于常年堅持練功者來說,如何迅速恢復疲勞是極重要的。
一、不能盲目運動
運動分競技和健身兩種方式,姑且不談前者,后者是指能促進身體健康的活動方式。
只有通過健康的運動方式,正確的運動才能幫助我們提高身體素質。
所以運動場所應選擇空曠、空氣對流好的地方;運動時間以30~60鐘為宜;強度以有氧運動為主,脈搏每分鐘120~140次,或以輕微出汗為準。
運動需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在人群密集處運動。
2.身體感到虛弱和發病時禁忌運動。
3.好在運動的時候,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4.運動量要適度。如果感到疲勞和萎靡,就是運動過量,應當立即加以調整。
二、疲勞與恢復理論
機體承受負荷、消耗能量儲備,產生疲勞。訓練結束后,能量物質再合成,增加儲備叫做恢復。
疲勞與恢復不斷交替,才能促使運動成績不斷提高。訓練負荷越大,產生的疲勞越深刻、越快,提高也越明顯。
訓練要追求疲勞,但應防止過度疲勞。因此能否迅速恢復,直接影響運動水平的提高。
若訓練、恢復手段合理,不僅恢復可恢復至原有水平,且可超過原有水平。訓練后尚未完全恢復,即進行下一次訓練,只能使機能下降,因此千萬別練得太刻苦。
下面介紹一些判斷機體水平是否已恢復的方法
1.觀察情緒表現、膚色、注意力、反應、眼神、動作協調、準確、穩定性。
2.自我感覺:肌肉僵硬、沉重、酸疼、胸悶、頭暈等不適感是否減輕、消失。
3.生理機能檢查:①直立測試:躺在床上測好心率后起身再測試,應比正常心率增加10~12次/分,若增加較快,表明心血管系統疲勞沒有消除;②憋氣測試:呼氣后憋氣,一般人能憋60—90秒,疲勞尚未消除時,憋氣時間大為縮短。
三、恢復手段
訓練后僅憑自然恢復手段,其恢復時間必然延長,目前加速恢復的方法大體如下:
1.根據運動負荷的性質,決定間歇時間、方式;改變訓練內容,合理安排訓練時間。
2.采用醫學、生物學手段,包括加強營養、理療恢復。若經濟條件允許,也可以洗桑拿、聽音樂或請人做按摩。
3.利用自我暗示、放松訓練等法,或改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來轉移精神緊張。
4.訓練或比賽后,輕微活動,肌肉恢復得比靜養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