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民養生運動。練太極拳不僅可以鍛煉身體,而且可以修身養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是太極拳的忠實粉絲。太極拳之所以受到那么多人的歡迎,就是因為具備了很多的美感?那么太極拳的美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太極拳的三大具體特征
1、具象性與空無性結合
只有你的身心達到全身放松的時候,才能體會到太極拳的美感。
動作如風興浪起、如浪采花、如蠶吐絲、如水注東海,一切的一切自然而然,不僵拙,不勉強,在運行具體招式時,隨機順勢,物我兩忘,諸如白鶴亮翅、白蛇吐信、倒攆猴、風掃梅花、豹虎歸山、青龍出水、攬雀尾等,這些象形性極強的招式可引入訓練者的意象、氣勢趨于仿生性而與自然合和。但這種具象性是與空無、虛擬伴隨著的,不能執迷。
實象與虛擬境狀的美感才是完美與圓融,而一旦執著、僵持則反而不美,抑或墮落為丑。故美與丑只有一線之隔。用花作喻,此花甚美,此花非花。因其為花,才美,因其非花,才至美。
2、樂、我、凈
如果你想要練好太極拳,就必須要常常保持著心思平靜,然后保持著純凈的感覺。
太極的美感隨運拳之形而生,無色無香無味,而又有百色百香百味,寶貴無比,珍稀無比。
3、精形粗、神我不滅
得意忘形.得神不知形。太極運行到一定境界,必合于虛靜之大道,大道是什么?天人合一,物我合一,武醫同源,武演以道.心境身態自然和諧、協調統一、穩定平衡。
于此境中的練拳者得其大道之本真。道本無言,道不離言,二者統一.試想,太極習練者進人身心合和、天我合和、形神合和之境后,一舉手、一投足.一閃身、一眨眼、一轉腰又何以不美,而又何以言其美?
那么太極拳具體的美感是怎么表現的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太極拳的美感具體三大表現
太極之美一:美在心凈
從表面上看,太極美對于我們來說既遙遠又高不可攀,深不可測。其實不然,太極之美在你的心上。你若外求不內取,美便遙遙無限遠,高高在云端。
反求諸已, 太極美便可捕捉。不過,不可小看心爭。人心總在雜亂、散亂、混亂、紛擾困惑中,求靜尚且難,何況一凈?
古人有言:“審象在心凈,成形在纖手。”這便道出了一秘:心與手相照,欲得心一凈,先從手下手。心凈由心定、心靜過渡而來,手也同理。
當手上的勞宮穴被用意控制后,整個手掌,以至手腕都將會受到控制。當雙手勞宮穴對應關照性串連起來時,心便清靜了,從而得以凈化。
反過來心的凈化又促成兩勞宮穴的串通,在這個心手兩相印、得于心應于手的回環過程中,心靈便進入純凈化,無憂無懼、無牽無掛、無障無礙。
久練成習,一動手一動身,心靈便迅速進入純凈之境,隨之迅速生樂生趣,生愉生悅,太極之美不期而至。故筆者言:欲得太極之至美,先求心靈之至凈。
太極之美二:美在太極圓
在自然界,圓形物質就是一種美,美在其圓通、圓潤、圓融,這是自然物體的運動所決定的。大至日、月、星,及其運行軌跡,小至鳥卵、雞蛋,以至鵝卵石,都是如此。
太極圓是對大自然及其萬物的抽象概括,太極圓的美的屬性與內涵要比一般自然物的圓的屬性與內涵豐富得多、深沉得多。
太極圓圈體含運行中的“s”形、絞索形、麻花形、螺旋形、半圓形、圓形、弧形,無論動態運行線路還是靜態動作定勢都處在太極圓圈體中體現并展示其美,因而沒有凹凸,沒有缺陷,八面支撐走四方,通達潤化求圓活,故太極動作中被以圓性物作喻所充滿。
如手掌之形,有荷葉掌、柳葉掌、牛耳掌、瓦楞掌及手心有小氣球之喻;腰脊丹田、胯骨有“轉”“oo"字之喻;野馬分鬃式有左、右抱球之說;內勁有螺旋纏絲之喻;手足有內外旋之指;在招式的手動、足動、身動中有運化人體“六球”(指眼球、腎球、男睪丸或女乳房)之說;在發擠勁時,有如錢投鼓、球碰壁之比方。
當內氣練到鼓蕩騰然時,則又有“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之喻;當整個套路運行純熟且懂其勁之后,又有如環無端無始無終、連綿不斷、循環往復之說;還有“三道氣圈”、身如古鐘等。
太極三美:包容,自成一體
且外在之美與內在之美相互結合,不可分割。我早年曾拜一師,師傅每次練拳前,必整理衣冠,梳理頭發,所穿之衣、所戴之帽與所穿之鞋均有太極圖像。
然后在一祖師像前頂禮膜拜,虔誠之至,儀表恭容,當時作為學徒的我覺其繁文縟節、不可思議。此后若干年,太極運行,十分強調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心意寂寥,既是心意的象形景觀,又是其內在的要求。
如果習拳者心胸明亮,如日如月,如燈如鏡,則陽光普照腦內、胸內、腹內,乃至每一個細胞,每一根汗毛,身體則必定輕松自如,周身必輕靈,頭腦必恍兮惚兮,不昏聵、不糊涂、不迷妄、不執著、不煩惱、無痛苦、松松靜靜、浩浩亮亮、博大無限。如此之狀,必身心兩悅,身心兩健。
健康即美,病容、病態、病體又何以言美?古有稱西施因心臟病發作皺眉捧胸口為美的,那是酸楚文人的病態美觀,并不可取。人真正的美應以健康為基礎。身心兩健,祛病延年,愉悅自生,快樂陶陶,幸福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