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拳架時,首先要意識到整套拳架是由一個拳式的起始、運行、終止、變換到下一個拳式的起始、運行、終止、變換……如此循環往復所構成的。
要認清和把握這一行拳規律及神意氣之間內在的聯系才能正確的演練拳架。
練習太極拳盤架的四大階段
1、起始
這里的起始不是身形、手勢動作的開端處,而是指自身之神意氣萌動之初。拳論講:"神為統帥",首先要使精神提起。精神提起必須通過收視返聽才能做到。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后方可心靜。心靜則意專,才有"心為令"之說。心是發號施令之處,誠所謂"運用在心"。氣為旗,即內氣為驅使。
內氣非呼吸之氣,先師指明內氣的作用是催姿勢。不要誤認為內氣是在身內一股一股呈波濤之狀催促身形手勢的運行。
這種內氣催動姿勢是連綿不斷地循拳勢的走向而彌散的。它的流走即無體內體外之區分,亦無努氣、憋氣之感覺。在神意氣的綜合作用下,催動形體開始動作。
2、運行
身形手勢始終依賴神意之引領和內氣的催動而運行,絕不要單一地只做形體動作。
由此才能意識到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必須做到"意在先",這樣將"凡此皆是意,不是形"的至理明言從習拳之始就落到實處會少走很多彎路。
長此以往,重意不重形、妙在五陰五陽的行拳意識才能逐步建立起來。
3、終止
身形手勢的開合是有限度的,而意氣的運行卻不受任何外在條件所限制。
當姿勢開出或合回時,身形手勢都要留有回旋的余地,才能恰到好處地體現直中有曲、曲中求直的妙趣。
此處須加注意,形到終點時并不等于意也到了終點,意不受形的支配,只依心發之令而行止。
所以要使意的運行終止時,必須做到心中一"靜",才能令流動之意停下來。
4、變換
進入變換,即到了身形手勢的往返轉折處。此刻雖然形與意的運行俱停。
但內氣仍在無內無外地氤氳積聚,促使精神再度提起,使"神為帥、心為令、氣為旗"的運轉重新開始,引領、催促下一個姿勢進入起始狀態。
須注意,變換是神意氣沿大小不等(依不同的拳勢而定)的180度半圓形圓轉流行。半圓形之一端是上一式的終止處,另一端則是下一式的始發處。
變換是陰陽相互化育、相互轉換之處和神意氣自現奧妙的生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