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我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還真是沒錯,就連一個逗號或句號它都能教給我們哲學辨證理論。
對太極拳逗號與句號的理解如下
句號
1、在句號的概念中,它給人的感覺就是終點。其實,它的形狀是個圓,這個圓告訴我們說它沒有終點。
2、句號的形狀是一個無極圖,圖里一定包含很多,所以既然這個句號劃出了,那它肯定有一個圓滿的文章。問題是句號的功勞并不是句號的本身,而是句號所完成的神圣的使命。
3、我說句號屬于太極中的文練,是因為它圓滿安舒,平衡自如。也就是說,它正在處于無極階段。
4、萬事有終必然有始,有始必然有終。句號的出現在某些情況下給人的感覺是終止。相對而言,也會因為句號的出現里面也包含了一個新的開端。
逗號
1、逗號在太極圖中屬于陰的部分,雖然陽沒標出,但陰一出現,我想陽必然出現 ,因為萬事皆由陰生。
2、逗號它的意義告訴人們說,這僅僅是暫停,它不是終點。可是它的形狀告訴我們它即將達到終點,因為它過于鋒芒。
3、我說逗號是太極拳中的武練,是因為它修行不夠,不追求圓滿,也因鋒芒所致,氣不沉穩,只知道發勁兒。
4、既然說逗號是太極圖的一部分。它屬陰,這正說明它所追求的動態是在無極中產生的。太極拳論說,靜之則合,動之則分。
5、逗號中鋒芒的一點,正好就是太極螺旋的發勁兒,它屬離心力。而句號呢?它沉穩安舒,圓圓滿滿,屬向心力。
太極拳包含的三大內容
一是胸懷
太極拳的動作要求為松、柔、圓、活。從外形看似行云流水 其實是動中求靜,內涵深遂。長期修煉,習拳者會變得胸懷寬廣,性格豪爽,正氣凜然。
一個人如果有了博大的胸懷,豪邁的氣慨,依照道家“無為而無不為”的處事原則行事,定能成就一番大業。所以,太極拳第一要練胸懷。
二是心態
太極拳外形要求動作沉穩,速度均勻,舒展大方,開合自然。要求練拳者要在一種十分平衡、穩定的心態下去動作。
尤其是在太極推手中,只有凝神靜氣,心態穩定,才能通過皮膚的接觸"聽"到對方的意圖,然后再隨曲就伸,因勢利導奪取勝利。練太極拳之大忌就是急躁和盲動。
久而久之,練拳者會形成穩健老成,善于應變的心理狀態。在當今復雜萬變的社會生活中,只有具備了穩定的心理狀態,才能夠適應復雜的環境,才能夠處理好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突發事件。
因此,練太極拳要追求心態的 鍛煉。
三是智慧
太極拳的推手和技擊術都強調要以柔克剛,用四兩破千斤,后發先至等等。總之,無非是要練拳者開動腦筋,善于謀劃,而不去硬碰硬。
正如毛澤東所說:“任何事物都是矛盾著的兩個方面。要利用矛盾解決矛盾。”太極拳對待矛盾的態度就是要從側面入手,不去硬碰硬激化矛盾。如太極推手中的走化和引進落空等都是這些動腦原則的體現。
毛澤東的“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疲我打,敵駐我擾”的戰術原則就是太極拳 “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理論的高度發揚。
練太極拳要掌握的奧妙和真締在于動腦。筆者認為如果講技擊的話,太極拳的高境界是不戰而勝,因此,需要一個具有高等智慧能力的頭腦去思考和謀劃。
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太極拳的技擊術,即便搭手就能把人發出丈外,也只能是被人利用的一介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