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否練氣
練氣是我國傳統養生的精髓,歷來為道家所推崇。太極拳是以道家陰陽太極思想為理論基礎的內家拳,講究氣運周身,“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
但在練習方法上是有講究的。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余。據洪均生先生講,太極泰斗陳發科先生一貫主張自然呼吸,“只要外形做得順遂,內氣自然暢通”。
所以,我們在習練太極拳中不宜刻意運氣,要注重呼吸自然,久久為功。如果感覺力氣不夠,加大呼吸量即可。
倘若有意識地運氣,勉強以呼吸配合動作,弄不好反而憋氣,不但無益于練拳,甚至會影響身體健康。
練太極拳要推手嗎
“拳是用來打的”。任何拳術的存在都是要有用,攻防價值是第一位的,強身健體只是它的副產品。
現在我們練習太極拳,主要是練習拳架,推手學的不多。洪均生先生講,推手是檢驗練架子正確與否的一種功夫,老先生在八十多歲高齡時,仍然比較喜歡和人推推手。
因此,如果想讓自己的太極拳水平上臺階,就一定要練習推手,無論是平圓推手、立圓推手,還是四正推手等等,通過推手來體會對方的勁力,為太極拳的實際運用打下基礎。
你拳的內在功力是不一樣的,練拳掤勁多大、如何衡量?你實戰的方法,勁用多大?捋到什么程度?向里捋還是向外捋?這些都是在實戰當中體悟規范出來的。
競賽套路,是在規格上有規定的,那么傳統拳如何規定?它是必須根據一個實戰的方法才可以規定動作,否則練拳就變得空洞。
不管你練的推手是真正的實戰還是彼此交流,都能體現你的功夫。我們的功夫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不一定非得把人打出去,能夠真正地跟隨對方,在太極拳中也很重要。
練拳一定要學一點推手,反過來推手以后一定要練拳,它會充實你練拳的過程。
從傳承、弘揚太極拳文化的角度講,通過認真盤架子,練習推手,充分繼承、發展太極拳的技法,是推動太極拳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防止太極拳淪為太極操的有效方法。
我就要求我的學生,不論男生女生,一定要練習推手。
練架子和推手之間有什么關系
以前練架子都是覺得練了架子以后要推手,架子就是體用結合,練架子是為了保留一些基礎的東西。
我是這樣理解的:前人把架子給我們留下,留下的是什么東西?我們要考慮一下,為什么把拳架給我們留下?后人在教的時候教的是拳架,還有一部分叫拆招。
你學的這個拳老師要給你拆,你才會有你的功夫、方法。只有能夠拆拳,才能達到一定的功力。
我們這次來的很多學員都練傳統拳,我認為傳統拳的拳法就像藏寶圖一樣,如果你要理解它,就要理解每個動作都有實用價值在。
傳統推手和競技推手的區別
傳統推手應該是什么樣子?應該有個什么樣的模式?這是我們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
傳統推手大多數是不以勝敗為目的,而是以交流為主,這種交流不會產生很多對抗、較力。
我們大家應該有這樣一個劃分:傳統推手的方法相對來說比較豐富,推手當中可以用拿法,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打法、摔法,在競技推手當中有些方法是不能用的。
現在競技推手和以前的競技推手還不同,前面搞了競技推手以后,大家爭議很多,有人說像“頂牛”,有人說像“摔跤”,還有人說是“相撲”,看法不一。
真正的競技推手能不能把太極拳帶起來?競技推手如何與傳統推手融合?競技推手對太極拳的發展有什么好處?
我認為,如果有這么個平臺,太極拳就可以更加豐富,不會很單調,會成為一個又能健身又能競技的拳種;提到太極拳時,人們就不會再誤解它是一個老年人的拳種。
競技推手如果發展得好,絕對會把太極拳帶起來。大家都在一個平臺上交流,交流就肯定能夠促進技術提高。
競技推手一定會推動太極拳的發展,也一定會推動太極拳技術和實戰技術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