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女性朋友都嘗試過不吃晚飯來減肥,那么晚飯不吃能減肥嗎?減肥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大部分對身體都是有危害的,但是肥胖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那么常見的減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晚飯不吃能減肥嗎
其實不吃晚飯是能夠瘦身的。但作用并不是很明顯,并且反彈也很厲害,長期的餓肚子,也會使胃不堪重負而發生病變。建議您:瘦身期間晚餐以低熱量高纖維的蔬菜水果為食材,即可起到削減熱量攝入減輕體重,一起堅持機體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正常供應。
1.長時間不吃東西,會得上胃病,你對胃不友好,胃也會對你不友好的.
2.營養跟不上,就算瘦了,也是病態的瘦.
3.晚上不吃白天猛吃,比你沒減時還要胖.
一般早上6-9點之間可能吃早餐。正午11-14點應該吃午飯,正常的晚餐時間大概在17-20點。那么,這樣看來,如果沒有晚餐,就算正午吃了許多許多,午飯消化吸收大約在黃昏18點就完成了。那就等于說,到第二天的早上早餐之前,我們至少10個小時處于空腹狀況。如果剛好這一天正午胃口不是很好,吃得也不多,所以下午15點胃里的食物就消化得差不多了,這樣的話,我們的身體就將有14個小時歸于空腹狀況。這么長時間的空腹,盡管可以使機體為了得到更多的能量供應生命活動而開端耗費體內的積儲的動力即脂肪,來供給機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可是我們的機體也就從而自動進入饑餓狀況。在饑餓狀況下,一旦有食物攝入,其熱量將更簡單也更充分地被轉化為脂肪儲存。
肥胖的危害
導致血脂異常
肥胖者,特別是腹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異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肥胖者容易患高脂血癥的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幾點:一是進食脂肪多,二是體內脂肪儲存多,三是高胰島素血癥可增高血脂,四是血脂的清除有問題。
1. 增加腦血管病變
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壓、血脂紊亂及糖尿病,而有高血壓、血脂紊亂和糖尿病的肥胖者,大腦更容易出問題。首先,這種人容易發生大腦動脈粥樣硬化,他們的大腦血管又硬又脆,容易在高血壓的作用下發生破裂,引起危險的腦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其次,肥胖者血液中的組織纖溶激活抑制因子也比普通人高,這種因子使血栓一旦生成,就難以溶解,所以肥胖者容易發生腦血栓,也就是腦梗死。
2. 增加患高血壓的概率
肥胖與高血壓密切相關。在40—50歲的肥胖者中,高血壓的發生幾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一個中度肥胖的人,發生高血壓的機會是體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輕度肥胖者的2倍多。
3. 增加心臟負荷
有人發現,肥胖者心絞痛和猝死的發生率提高了4倍。這說明肥胖肯定會增加心臟的負擔,造成心臟損害。正常人體的心臟就像一個水泵,不停地收縮和舒張,維持著血液的循環流動。肥胖者由于血液中儲存了過多的脂肪,所以血液總量也相應地增加了很多,心臟就會相應地增加收縮的力量。當心臟不堪重負時,它就無法再有效地泵血,就造成血液積聚在心血管系統的狀態,重者甚至出現明顯的心功能衰竭。
4. 導致脂肪肝
大約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肝臟是組成甘油三酯的場所,但是肝內并沒有多少剩余空間來貯存它。在肥胖者體內甘油三酯組成與轉運之間的平衡發生了失調,肥胖者的脂肪酸攝入多,所以肝臟組成的甘油三酯也多。很多的甘油三酯堆積在肝臟內.結果形成了脂肪肝。
5. 增加糖尿病風險
肥胖是發生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80%都是肥胖者。而且,發生肥胖的時間越長,患糖尿病的幾率就越大。
6. 引起骨關節疾病
肥胖可能引起的骨關節疾病主要有三種:骨性關節炎、糖尿病性骨關節病和痛風性骨關節病。其中發生多、危害多的是骨性關節炎。肥胖引起的骨性關節炎主要影響膝關節,其次可影響髖關節及手指關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