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很多教練反應不少會員在練習瑜伽體式時,呈現著腰部很多問題,尤其是練習力量型,現代運動性強的“流瑜伽、現代阿斯湯加、難度技能類瑜伽”問題居多。
這里,我們建議,練習瑜伽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不要盲目追尋這些西方傳播過來類的運行性瑜伽,要想在瑜伽體式鍛煉時防止腰扭傷。
需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點
在練習瑜伽體式前,做好準備活動,尤其是腰部的準備活動更要認真去做,如前后彎腰、左右側彎、上跳下蹲、旋轉腰部等體式運動,要腰部充分活動開以后,此時的肌肉有發熱感、血液循環暢通,再練習體式內容運動,便不易發生腰扭傷。
第二點
注意姿勢正確性,用力得當;瑜伽每一個體式運動,都有一定的動作要領,每一個人對動作要領的感受是不同的。
因此,身體的感受會發出正確的感受信息,比如“酸痛脹麻等”,正確對待這些人體的觸覺信息,部位不同,“酸痛脹麻等”等性質的信息內容是不同的效應。
對于這一點,我們要具體感受身體現場的情況來對待,不要一味地盲從于某類說法,那是對人體的愚昧和無知,也不是醫學解剖學可以解釋明白的,這一點很重要。
第三點
練習瑜伽體式時,要有腰部保護意識;尤其是有慢性腰肌勞損、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慢性腰扭傷的身體病障,或者身體歷史的練習者,腰部的肌肉、韌帶軟弱無力,協調性和穩定性較差。
因此,在進展瑜伽體式的鍛煉時,要注意腰部保護的意識;練習過程某些類的體式中,用呼吸充分到腰腹,如此增強腰部的支撐力量,并重點注意,不要猛然用力和過度彎腰的動作。
要掌握正確的體式姿勢,腰部運動要逐漸用力,先小后大,切忌不要用力而使得自己不能掌握體式過度,以免發生腰扭傷。
第四點
身體的任何一種組織,在人體的生物學上都有“用進廢退”的規律和說法,腰部的組織也不例外。
經常適度活動腰部,能使腰部的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得到改善、營養供應更為充足,骨骼堅硬,肌肉發達有力,韌帶的彈性增強,即使在負重較大的情況下,也不致發生腰扭傷。
因此,有針對性的加強腰部的體式鍛煉,比如:有生命樹式的高低起伏練習、氣息控制的前彎后仰臥練習、金剛跪坐的支點撐練習、雙臂輔助支持的扭腰轉身練習、收束橋形拱身練習等。
瑜伽練習者,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多方面的合理選擇,只要堅持經常、持之以恒就可把腰部鍛煉得堅強有力。
對于一些練習者反應,關節過猛的扭轉、撕裂附著在關節外面的關節囊、韌帶及肌腱等問題,而常的扭傷見于腳踝關節、手腕關節及下腰部。一禪來簡單的說一些問題產生時,必要采取的必要防護與措施。
踝關節扭傷
北京某教練反應,某會員練習者上瑜伽課時,左右跨步地移動,由于腳著地時,身體重心不穩則偏向一側,使腳的前外側先著地,當時造成扭傷在地。
所以人體足在落地,控制不當的時候,腳掌內屈翻位扭傷外側副韌帶常見。
癥狀與診斷
練習者出現傷后踝關節外側劇烈疼痛,活動受限,跛行或不能行走,則直接去醫院接收醫生的專業檢查。
假如扭傷后,一段日子內,慢慢的傷處有些腫脹,但還能輕步行走,不是很大的痛,說明輕傷足部畸形不是很明顯;若是重傷,根本無力站立或者支撐行步,則說明有足內翻畸形嚴重。
因此,一般的情況下,在人體12小時后出現皮下瘀斑,損傷部位有壓痛點,踝關節內翻,疼痛加重,好不要耽擱,這需要直接去醫院接受治療了。假如腳踝關節穩定性差,如有活動異常者,比如,站立時顫抖不定,痛感由腳傳至腿部不斷,則說明有韌帶斷裂的嫌疑。
結語:瑜伽練習的一些注意事項都是瑜伽大師從不斷的練習中總結出來的,后人在練習瑜伽的時候應該謹記這些規則和注意事項,這樣才會讓我們的瑜伽練習變得更加的安全。相信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對于瑜伽的好處已經非常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