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練習瑜伽緩解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是人體內粗的神經,起始于腰骶部。
由腰神經和骶神經共同組成,從骨盆內經坐骨大孔穿行至臀部和下肢外側,管理下肢的運動和感覺。
坐骨神經痛是一個綜合癥狀,并不是指一種特定的疾病。
具體指的是坐骨神經通路和傳導區域內存在的疼痛。
可以是比較局限于特定部位(比如臀部),也可以是廣泛地波及下背部和整個下肢后外側,視其引起的原因不同而有所不同。
由于現代人久坐的工作性質及缺乏鍛煉,坐骨神經痛已成為一種常見現象。
從神經源頭開始到神經末梢,坐骨神經的病變都可以導致坐骨神經痛。
這里既有坐骨神經本身的問題,比如炎癥和受傷;也有通路中發生的問題,比如神經根和神經干受壓迫。
神經根受壓迫常見于腰椎4、5椎間盤突出癥,神經干受壓迫則往往和梨狀肌綜合征有關。
當然,臨床上還有其他更多的原因可以導致坐骨神經痛,比如腫瘤、糖尿病等等。
對于坐骨神經痛,首先要積極求醫,確定導致坐骨神經痛的根本原因,從而對癥治療。
需要處理原發疾患的,應先治療原發疾患;需要手術處理的 ,就應該手術處理,不應貽誤治療的時機。
瑜伽療法主要側重于對坐骨神經通路以及造成坐骨神經壓迫導致的疼痛進行治療,對于由炎癥以及外傷導致的疼痛,則應及時就醫。
瑜伽對坐骨神經痛的輔助治療涉及到瑜伽對疼痛的管理方式。
常用的有:深度放松、呼吸的幫助、體式鍛煉以及復元瑜伽的練習,還可以加入部分瑜伽按摩。
同時,現代瑜伽治療方法中已經包括了很多心理學方面的內容。
比如說如何引導患者正確認知疼痛,如何樹立積極思維方式,如果無法根除疼痛,應如何在慢性疼痛的陪伴中保證生活質量等。
這都需要在有經驗的老師指導和幫助下進行,這里不做具體深入的介紹。
所以說,瑜伽治療方法主要是一些簡單有效的呼吸法和體式。
因為個體的差異,而且具體疼痛的身體部位也不完全一樣。
所以,這里所羅列的練習必須根據個人的情況加以調整,不要照搬照抄。
尤其應該指出的是,在練習中通常會有疼痛比平時加劇的情況出現。
這個時候,應盡量避免動作強度過大,也要避免淺嘗輒止,需要掌握適度的問題。
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在瑜伽治療中通常會遇到疼痛再度發生,我的經驗是找到那個疼痛和舒適的臨界點。
也就是說,在隱約有疼痛而不至于疼痛難忍的位置練習效果往往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