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式太極拳對人體的經絡、器臟有大的影響,練太極拳的好處是增強體質,練孫式太極拳可打經絡,保持血壓穩定,能延遲身體器臟衰老。學習太極拳教程你會了解太極養生功效。
孫式太極拳對人體經絡器臟的影響
人從出生后,便會經歷生長過程,則會百病叢生,后來人們為了抵御疾病,提出了養生理念,而孫式太極拳符合人們的養生要求。
所謂“養”,即保養、調養、培養、護養之意;所謂“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
“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采取各種方法保養身體、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增進健康,以達到推遲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
起初,人們會利用各種方法養生,常用的是用藥,但是效果都一般,而練習孫式太極拳從根本上解決的了人們的健康問題。
所以人們利用各種方法進行養生,其中采取普遍的辦法,就是時令進補,尤其是服用“十全大補藥”為人們首選,而這些藥卻是用來培補人體五贓六腑的氣、血、陰、陽,以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然而,孰不知孫氏太極拳,就相當一劑十全大補藥,而其中的每一個動作,也就相當于這劑藥中的一味藥,何況這些“藥”又沒有任何副作用。
先師孫劍云曾講過:“練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與內贓各器官息息相關,互相生化,互相制約。如:拳中的“棚”屬腎,“捋”屬心,“擠”屬肝,“按”屬肺,“采”屬大腸,“挒”屬脾,“肘”屬胃,“靠”屬膽。
人屬于陰陽,而太極拳的創編結合了道家哲學思想中的陰陽變化,練孫式太極拳能協調體內陰陽平衡。
所以,練太極拳有一動無不動之說,絕不局限于某一部分,也不可分別開來,而是互相依存,互相誘導,故必須力求姿勢正確,動作和順,更不能危害呼吸正常,若差毫厘,只恐不免有失千里之弊。
太極拳的套路,以棚、捋、擠、按、采、挒、肘、靠等八種手法,配合著前進、后退、左顧、右盼、中定、四正、四隅等手法而編成的。
另外,練習孫氏太極拳,還要掌握九要,即,一要塌,二要扣,三要提,四要頂,五要裹,六要松,七要垂,八要縮,九要起鉆落翻分明。
同時還指出三害,即一曰努氣,二曰拙力,三曰挺胸提腹。練習時,一定要避免這三害,如三害不明,練之可以傷身,明之自能引人入勝。
以現代醫學觀點而言,習練孫氏太極拳,對人體的神經、呼吸、循環及消化等系統,都有著不可替代的調理與康復作用。河北省保定市孫祿堂武術院的活動實踐,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
它自誕生八年來,目前每天參加活動的人,遍布保定市各個活動場所,風雨無阻,笑對暑寒,形成了古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什么能這樣?是因為他們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收到了不可想象的效果。
有的人工作起來精神充沛,有的人改變了過去焦躁不安或郁郁寡歡的氣質,心臟病人甩開了跟隨多年的藥鍋,長期高血壓患者,不再每年都去醫院打點滴。
更可喜的是,70多歲的老年人,已不再老態臃腫、步履蹣跚,而是體輕步健、舉止利落,仿佛有時間倒流之感。當前,新參加活動的人員正在與日俱增。不久的將來,這塊產生孫氏太極拳的地方,會更加證明孫氏太極拳,在養生方面的巨大威力。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原道論》中說:“吐故納新,熊頸鳥伸,導引按蹺,所以調其氣也。”所以,按著孫氏太極拳的要求進行練習,就可調整全身氣血陰陽,進而以達到養生的目的。
孫式太極拳的養生功效
孫式太極拳中的陰陽練法促使人體身心平衡,孫式太極拳在練習過程中,要求逢上必下,既有上升之勁,必有下沉之勁。如右金雞獨立,左手上升、上托,左膝上提,腰胯必須松沉,右膝必須再屈,收腹吸氣,腳趾下抓。
又如掩手肱拳跳躍練法,必須是手臂腿腳上升騰空,而中軀部分(包括腰胯)必須下沉,做到升中有沉,輕沉兼備,也就是說每個動作當中,必須有陰也有陽或者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有剛有柔,有快有慢,剛柔相濟,陰陽對稱。
通過練習,以達到調整人體肢體與臟腑之間的平衡關系。特別是孫式太極拳主張性命雙修,既練體又練性,以達到身心平衡,孫式太極拳這樣的練法,首先對人體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