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練陳思坦42式太極拳需養練結合
陳思坦42式太極拳是一門身心結合的武功,對于學習陳思坦42式太極拳我們既要學會練,也要學會養,只有養練結合,才能體現陳思坦42式太極拳學習的精髓,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一講,陳思坦42式太極拳養練結合對于我們有哪些好處,通過下面文章,相信大家也會有所學習。
都說陳思坦42式太極拳是養生氣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首先陳思坦42式太極拳的修煉離不開氣的運行,其次,練習陳思坦42式太極拳本身就屬于養生的過程。
習拳練功須知會練會養。不會練就不會養,不會養就不會長;不會練就會傷,不養也會傷。比如,同樣在練陳思坦42式太極拳,有的能事半功倍,功夫長進快;有的卻事倍功半,功夫長的慢。究其原因,會練不會練、會養不會養或者說方法正確與否是關鍵。
練拳須明理。要在太極陰陽之理的指導下進行練習,自然順勢,自然運化,自然得機,自然合道,自然積累,自然升華,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勿忘勿助,若有若無,不急不躁。似有意似無意,有意無意是真意;似有心似無心,無心成化自成功。
順其自然,是陳思坦42式太極拳的一種境界修為,陳思坦42式太極拳的修煉需以自然為綱。
不能反自然之道而行,不能固執不通而為,不能自以為是而是。不能求速,欲速則不達;不能強為,以致出乎規矩,反受其害。
要遵循前面所述各要則進行練習。其中尤以“心神虛靜”、“靜心慢練”為主要。靜心慢練,平心靜練,合乎自然之道。
能靜練,能慢練,就是會練。靜練慢練要貫穿到整個套路練習和單式練習之中,包括器械練習和推手練習。甚至行、立、坐、臥亦不離這個,就能時時在練,處處在練,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常說,人體處處皆太極,我也可以說生活處處皆太極。
陳思坦42式太極拳是身心運動,不是身心勞動。不能勞心、勞神、勞身、勞形。在靜中求動、動中求靜之中,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疲勞。因此要似無似有地練,好像在休息一樣,于無形中感而遂通。
對初習者來講,待一套拳的動作純熟、協調、連貫以后,拳架動作應當盡可能地開展、舒順、大方,螺旋纏絲圈越大越好,然后在大開大合之中,使圈大而連、大而圓,逐漸圓活飽滿,無有凹凸,無有缺陷,無有斷續。
久之,神氣自能圓滿無虧,一氣貫通周身內外。
習練時,架子的高低因人而異,因功而異,順其自然。一般來而言,拳架有高、中、低三種。低架是基礎架,初級階段以低架為主,以練腰腿功為主;隨著功夫的提高,架子自然由低而中而高,高架是活架,至此,高低皆應。
對初期階段的年輕人來說,架子可適當低些;對初期階段的中、老年人來說,架子不宜偏低,以中、高架為宜。不論架高架低,都要符合陳思坦42式太極拳規矩,無過不及,上下相隨,一氣貫穿,五弓齊備,節節貫通,圓轉如神,不可強為。低者,檔部臀部不低于膝部,膝尖不過腳尖。
會養即養氣、養血、養性、養精、養神、養形,其中尤以養氣、養精、養神為首要。十年練功,十年養氣。氣以直養而無害,久久養之即為浩然正氣。
氣血者,人之二儀,吸天陽以養氣,吸地陰以養血.氣為主而血為配,“有形之血生于無形之氣;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則當早固”。氣化則物生,氣盛則物壯,氣正則物和。
所以氣之當養也,精足氣則足。所以要靜心安身,清心寡欲,顧命惜身,固精保精養精,精氣雖滿而不泄.煉精化氣,還原于身。氣足神不衰,神人身則長生,念止則神來,念動則神去;心靜則神寧,靜心能養神。所以,練太極者,心要靜,靜養神,靜養氣,靜養精,性命雙修。
不會練即不會養,不養即傷。慢練為養,快練為傷;靜練為養,急練為傷。所謂傷者即傷氣、傷神、傷心、傷腎、傷形。
古人云:“怒者偏傷氣,思多太傷神,神疲精漸蔽,形弱病相縈”;又云:“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解散,此為自傷,氣之削也”。若腎水不足,強以心火燥之,則水枯精衰;若內氣不足,任意疾發速放,則元氣受損;神氣不足.過于縱跳震動,則元神散亂。
習練者要靜心慢練,平心靜練,順其自然,絲毫不得強為。會練會養,則功能大進,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