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一種武術項目,也是體育運動和健身項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太極拳的種類很多,其風格特點不一;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介紹的是42式太極拳的風格特點,一起來看看吧。
42式太極拳的風格特點
42式太極拳競賽套路是以楊式太極拳為基調,吸收了陳、吳、孫式太極拳的動作,繼承了傳統太極拳連綿不斷,輕松柔和,圓活自然的動作特點。
充分突出了太極拳意領身隨,剛柔相濟的技術要求,有一定難度、強度和運動量。
作為競賽套路,動作規格十分規范。運動中手法、步法清晰、準確。
身法表現動作(即身體帶動四肢協調運動)非常明確;過渡動作路線清楚,方向、高低固定;眼神與上肢的配合順遂,手到、眼到、身法到,動作完整合一。
定勢時手型、步型、動作姿勢的高低、大小、角度方位等都有明確的規定。
42式太極拳競賽套路以楊式太極拳動作為基調,選用了陳式太極拳的發勁動作,吳式太極拳細膩的手法變化,孫式太極拳的開合手法及靈活的步法變化,是一套綜合性的太極拳練習套路。
在動作編排上,它既包括一些簡單的基礎動作,又加入了一些復雜的難度動作,如掩手肱捶、分腿、蹬腿等;既有勁力沉穩、充實的動作,又有輕柔、活潑、連貫性強的動作。
有平衡、有轉身、有獨立的高勢,有較低的仆步下勢。而且在技術編排上,難度動作均采用左右勢對稱的形式。整個套路左右對稱、上下相應,動靜結合,輕重襯托,技術表現全面、綜合。
42式太極拳競賽套路在動作的選擇及組合變化上很有特點
如第二段中的玉女穿梭,上肢動作吸取了吳式太極拳動作中圓托細膩多變的手法,是平圓轉換。
下肢動作吸取了孫式太極拳動作中的上步跟步的靈活步法,后達至舒展大方的弓步架推掌定勢,動作選擇、組合得很巧妙。
再如,在一個高姿、瀟灑的平衡腿法后,緊接一個扎實、沉穩的馬步,同時配以勁力沉實、抖放的掩手肱捶,然后以柔緩、圓滑的過渡,相接以沉著穩健的野馬分鬃動作。
這些組合既突出了太極拳連貫、細膩、協調、靈活、輕柔活潑的技術風格,又體現了太極拳瀟灑、奔放、勁力沉實的健美特色,演練中給人以美的愉悅。
學練42式太極拳,從總體上把握其風格特點有益于個別動作的學習,以上這些特點希望學練者能悉心體會,在演練中把握住該套路的實質,以便把技術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
溫馨提示:打太極對人體非常有益,而42式太極拳繼承了傳統太極拳連綿不斷,輕松柔和,圓活自然的動作特點,更適合人們用來強身健體。
42式太極拳練習階段
要想練好太極拳首先要有信心,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廢。因為太極拳確實比其它拳術、健身術難度大,復雜得多。
其次還要有一位好老師。這個老師不一定是名師,但一定要是明師,要能明示拳理,明擺拳架。三是要鉆研理論。太極拳是文化拳,不明拳理,只求形式是難于登峰造極的。
一是學拳
現代各式太極拳的套路都很多,要想學會一個套路必須扎扎實實,一式一式去學習,這個階段對初學者非常重要。
二是修拳
一個套路學完了并不等于學會了。還需要經老師一個式一個式的糾正動作,使之達到標準。現在許多練拳者不重視修拳,學完后就自己去練,往往練走了樣,結果造成了動作不標準,勁路不通暢。
三是練拳
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一套拳已經熟練掌握并基本合乎規矩,達到標準,接下來就需要個人去苦練,俗語講“功夫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拳打萬遍自然精”。
四是內外合一
學會了套路,依樣畫葫蘆地打拳是太極拳的初級階段,只有內外合一即內勁,呼吸和形體動作有機的結合起來,才進入太極拳的“懂勁”即中級階段。
這個階段要把動作的開合、伸縮、起落和呼吸結合起來,讓丹田、腰脊發出的力達到四梢。使練拳者由“著熟”升華到“懂勁”。
五是隨心所欲也就是“神明”階段
這個階段進入了太極拳的高層次,一套拳不僅從外形上打的舒展、漂亮,而且從內勁、呼吸上暢通無阻、一氣呵成。使人感覺如春風楊柳、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