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吃什么好
冠心病會導致心臟缺血,心絞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除了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外,還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飲食習慣。
冠心病患者日常飲食注意
1、冠心病飲食宜清淡、低鹽
對合并高血壓者尤為重要,食鹽的攝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可隨季節活動量適當增減。例如:夏季出汗較多,戶外活動多,可適當增鹽的攝入量。冬季時,出汗少,活動量相應減少,應控制鹽的攝入。
2、在于適量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維持心臟必需的營養物質,能夠增強抵抗力,但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對冠心病不利。因蛋白質不易消化,能夠加快新陳代謝,增加心臟的負擔。有學者觀察,過多的攝入動物蛋白,反而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所以冠心病飲食需要重視蛋白質應適量。每日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以每公斤體重不超過1克為宜,應選用牛奶、酸奶、魚類和豆制品,對防治冠心病有利。
冠心病日常護理
氣候影響
冠心病患者對寒冷的刺激很敏感,因為寒冷可使體表小血管收縮、痙攣,血流速度減慢,血液粘滯度增高,加重心臟負擔,從而間接地引起冠心病發作。同時,寒冷的刺激還可以直接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等冠心病。因此,冠心病病人在冬季 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根據氣溫變化,隨時調整著裝保暖御寒。尤其是寒流和冷空氣侵襲、氣溫驟降時,要多穿衣服,以防止身體著涼受凍。選擇著裝時,必須遵循輕便的原則。否則,過重的衣服和鞋子會增加患者的心臟負擔,加重病情。寒冷天氣,好不要外出。
(2)提倡用冷水洗臉、溫水擦澡,以提高皮膚的抗寒能力,還要積極防治感冒、氣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老人嘗試此方法時應以自己適應為宜。
(3)增強御寒能力的鍛煉。當天氣晴朗、氣溫不太低時,可有意識地增加室外活動和室外逗留時間,以提高機體御寒能力,降低對寒冷的敏感性。
(4)盡量避免室內外溫差的刺激。冠心病患者不要驟然離開溫暖的房間,進入寒冷的露天空間。如要離開好先在樓門內、樓梯口或門廳等處停留片刻,以適應冷暖的轉換。此外,患者居室要溫暖,但室溫不宜過高,以免造成室內外溫差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