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地鍋雞是一道很受歡迎的土菜,愛里面的貼餅子,特別是經過湯汁浸泡的,烙的焦黃的餅子再經湯汁一泡鮮美無比。
地鍋菜起源于蘇北和魯南交界處的微山湖地區。以前,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漁民,因船上條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爐,爐上坐一口鐵鍋,下面支幾塊干柴生火,然后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鍋菜,鍋邊還要貼滿面餅,于是便產生了這種飯菜合一的烹調方法。地鍋菜的湯汁較少,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具有軟滑與干香并存的特點。
如今,有廚師將傳統地鍋菜的制法加以改良,從而推出了地鍋雞、地鍋魚、地鍋牛肉、地鍋三鮮、地鍋豆腐、地鍋小龍蝦等地鍋佳肴。
食材明細
散養小雞、玉米面、小米面、黃豆面、青辣椒、紅辣椒、植物油、精鹽、醬油、生姜、大蒜、八角、桂皮、香葉、紅干椒。
操作
1、散養雞宰殺洗凈后剁成大塊。
2、散養雞肉顏色暗紅,肉質緊致,骨頭堅硬不易剁斷。
3、把玉米面、小米面,黃豆面,按照2:1:0.5的比例倒入干凈容器里,用開水燙面,晾涼后和成面團備用。
4、鍋里倒入植物油(油可適當多倒一些),油熱后放入姜片,紅干椒段爆香。
5、倒進雞肉塊,翻炒至變色。
6、調入兩湯匙醬油,大火翻炒均勻。
7、把和好的面團成小面餅趁熱貼在鍋邊。
8、鍋里放入八角、桂皮、香葉,倒入沒過雞肉的清水,水好淹過1/2面餅,這樣貼餅可以吸收湯汁。
9、大火煮開后改小火,細火慢燉。
10、鮮青紅椒洗凈后切段。
11、細火燉制40分鐘等鍋里的湯汁濃稠后,用鏟子起出面餅。
12、倒入切好的青紅椒段,大火翻炒。
13、調入適當精鹽,翻炒均勻。
14、倒入拍好的蒜瓣翻炒,收汁即可出鍋。
小貼士
1、選用散養的雞,這樣的雞肉緊致吃起來有韌勁口感極佳。
2、水好淹過1/2面餅,這樣貼餅可以吸收湯汁。
3、面餅可以用白面或雜糧面。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東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