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一種在我們生活當中經常出現的一種心理疾病,在醫學上一般都是用各種能夠提高病人情緒的藥物來治療抑郁癥,但不幸的是,是藥三分毒。然而通過調整飲食和其他自然療法,許多抑郁癥患者都能改善病情,甚至康復。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營養缺乏,反而會加重抑郁癥患者的病情。
抑郁癥患者飲食要注意的八點
一、心情低落可以吃適量甜食
甜食大都是糖類物質,糖類對大腦有安定的效果,多吃糖類能夠增加體內色氨酸的含量,使得色氨酸自由地進入大腦轉化成5-羥色胺—能提高人的情緒,因而有安定的作用。飲食中多糖類含量可以造成5-羥色胺流失及產生抑郁癥。所以應該多吃些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食品,如蛋糕、面包、水果和干果。有些抑郁癥患者,頻繁的通過吃東西尋找安慰,他們常無節制地大吃高碳水化合物食品。這會形成惡性循環,因為這樣的吃法不可避免地導致體重增加,更降低了自信心。所以吃的時候要適量。
二、補充氨基酸
英國近的研究表明,女性缺少色氨酸的話,在幾個小時內就會表現出抑郁的癥狀。營養學家認為,氨基酸對振奮人精神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大腦必須利用氨基酸來制造某種神經遞質。神經遞質能把收到的信號從一個腦細胞傳到另一個腦細胞。沒有神經遞質,人是無法進行思維的。色氨酸是大腦制造神經遞質的重要物質。它可以增加5-羥色胺的合成,對緩解抑郁癥狀有很大幫助。這些食品包括各種蛋白質食品,如瘦肉、低脂牛奶、奶酪和雞蛋。
還有研究顯示ε-3脂肪酸攝入量低的話,抑郁癥和經生病的程度就高。ε-3脂肪酸對人體健康有益,所以應當多吃高脂肪魚,或者每天在飲食中服用一至兩克的氨基酸補充劑。
三、補充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
維生素B族對治療抑郁癥有很大的幫助。維生素B群能夠幫助體內氨基酸代謝,有助于保持神經系統健康。研究已經證明,飲食中缺乏維生素B族會導致人的情緒反復而且悲傷。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抑郁癥患者的血液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12,患者治療后效果就比較顯著。老年患者如果體內含有較多的B1、B2和B6,治療效果明顯好于一般抑郁癥患者。豬腿肉、大豆、花生、里肌肉、火腿、黑米、雞肝等食物都是很好的選擇。
當人處于壓力或抑郁時,體內的維生素C容易喪失,所以飲食中還應該包括大量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